春风得意马蹄疾。两首写顺境的唐诗,你更倾向哪一首呢
孟郊擅长五律,诗风有汉魏风骨,代表作犹如《游子吟》,语浅情深,真挚深沉,朗朗上口,历来被人们传诵。
而这首《登科后》,更是因为这首诗,让人们对“走马观花”和“春风得意”两个成语从而更为熟知。

02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唐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译文:连绵不息的洛水悠闲地流向远方,诗人气定神闲地驱马走在洛河的长堤上。
这是一个初秋的清晨,晨光熹微,月下西山,雀鸟出林,野外的寒蝉在晨风中嘶鸣。

欣赏:广川即是洛水,洛堤是城外百官等候上朝得的地方,因临洛水得名,长洲亦是指洛堤。
此诗的前两句写诗人驱马沿长堤来到皇城外等候早朝的情景,洛水盈盈,官道平展,神态悠然的诗人驱马长洲,是如此的志得意满。
诗的后两句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彼时的情怀,第三句写暗夜沉去,曙光降临,鹊鸟出巢,又是美好的一天,是诗人对当时天下太平的称颂。
而第四句写秋意,寒蝉凄切,旷野秋风,又暗暗隐着诗人的担忧之情,作为宰相的他又怕那些失意者的不平之鸣,成了这大唐盛世不和谐的噪音。

但从总体来看,还是春风得意之情主导了全文,彼时,上官仪深得唐高宗器重,既是御用文人,还是当朝宰相,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上官仪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种,50岁时才进士登科,而且还是唐太宗李世民钦点,不仅如此,到了唐高宗时更是备受器重,最后直接当上了当朝宰相,可谓妥妥的人生赢家,难怪如此意气风发春风得意。
广川脉脉,长洲驱马,通过见闻和观感,诗人内心的这份得意之情已然见诸于笔端纸上,这份从容的气度,以及镇定自若的风度,正是来自于他这个宰相身份,而这一首诗也成了他的代表作。

写在后面:
孟郊的《登科后》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喜悦,是历尽千辛万苦后的苦尽甘来,是抑制不住地自我放飞,那份春风得意里,甚至还有喜极而泣。
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则是仕途的顺意畅达,是既有千里马又有伯乐的快意自适,他的喜悦亦是来自内心的。
那么,这两首春风得意的古诗,在您的心中,究竟哪一首更胜一筹呢,您更倾向于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