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孤贞待岁寒。来日可期,一首写于谪居之所的七律,旷达高远
尾联抒情,相看两不厌,只因彼此都有高洁的品质,患难时期的倾心相伴温暖我心,纵别离,亦不忘。
此诗语浅言深,意蕴隽永,以竹自喻,物我合一,自然熨帖,即有隐隐的牢骚和不平之意,也有来日方长的自我宽解之情。
王禹偁的这首诗写于商州贬所,这也是他得意人生的第一次重创,忧伤郁闷之情可见一斑。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文学家徐铉遭尼姑道安诬告,时任大理寺评事的禹偁秉公执法,摆事实,讲道理,极力为徐铉雪诬。
结果,他不仅因此事被别有用心的小人讥毁讽谤,还惹恼了太宗皇帝,于是乎,其大笔一挥便将他远远地贬到了的商州(今陕西商州县),给了个有名无实的闲职——团练副使。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踌躇满志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含冤遭贬,昭雪无期,这现沉重的一击是何其残酷,是以至人于万劫不复之地。
但是,郁闷归郁闷,牢骚归牢骚,人生还得向前看,信念不能丢,志气不能改,还是要向那欺霜傲雪的修竹一般,有气节,宁折不弯。
虽处人生的低谷,却不言颓丧和绝望,至暗时刻,犹自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一身铁骨,满腔孤勇,清高依然,孤傲依旧,从未有过半点迷失。
写在后面:
春光不媚,严寒不惧,这岁寒之友的高赞并非浪得虚名,洒清荫,耐霜寒,修竹生而有节。
王禹偁这个人也如那冷寂郡斋的修竹一样,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寂寞,宁折不弯,为信念矢志不渝。
其实,人们的推崇他,并不但但是其直言敢谏的人格魅力,还因为他提倡的“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的诗文理念,为欧阳修等人发起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
可以说,王禹偁就是北宋诗文运动的领头羊,而其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是宋初文学家中名符其实的佼佼者。
从这首《客舍竹》一诗中,就可以窥探出诗人的精神气质,不随夭艳,独守贞操,琴生雅趣,棋助清欢,至暗的日子也要拥有阳光的心态,来日可期,以竹的姿态凌寒傲雪。
王禹偁,他的无畏和坚守,他清新的诗文,还有他这个人,都值得被世人所铭记……
注 : 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