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父走了,很安详。
天很热,今天是出殡的日子,按照家里的风俗,要用棺椁成殓,然后下葬。
天很热,笛声呜咽。唢呐声里,诉说着叔父的一辈子。

叔父不容易,小时候跟随奶奶父亲一路逃难至此,奶奶因为父亲识字过多,却找不到工作,就对叔父不做严格要求。叔父小时候识字不多,就爱听别人打鼓唱戏,那个时候方圆十里八村,有个红白喜事,或者庙会之类,叔父是必到的,虽然往往不招人待见,但是总是能够模仿别人。叔父的声音很沙哑,喜欢的是李四中的唱段,后来渐渐富有的时候,叔父家里买了好多李斯忠的段子。《打銮驾》《包青天》,叔父是最喜欢哼几句的,似乎一穿上戏服,便能登台拜相,那个时候,奶奶总是踮起小脚,去骂叔父,说唱戏侮辱了八辈祖宗。

叔父很喜欢热闹,一到晚上,就弄个大鼓,噗噗通通的乱敲。小孩子越围越多。那个时候乡下人没有什么娱乐,叔父能哼几句唱词,有板有眼的,什么王莽赶刘秀,什么诸葛亮搬兵,什么三气周瑜。那个时候孩子们的内心是纯净的,叔父的内心里也只是唱词和大鼓。一切都是免费的,玩到七八点,各自散去,叔父也抱着心爱的大鼓回了家去。
大概是今年外面用工荒,在家看的也有很多人。几个本家兄弟哭的很痛,天很热,喷了几次凉水。差一点中暑。我是不敢喝水的,怕中途去解手。

一路为叔父送行,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一路上也想到很多小时候的事情。
路很滑,天很热,抬棺材的人总是抱怨路太长,路太差,一路走走停停,哀乐不停地在耳边萦绕。
叔父走了,走得那么安详,但愿在天国安好。

叔父小时候吃尽了苦头,中年时也经常断炊。只是晚年,家境越来越好。不过婶子的身体大不如前,据说叔父一直到死,都对婶子放心不下。
那个曾经疼爱老妻的男人,也终究放下了。最后为叔父添一把黄土,愿叔父在他乡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