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对于内衣,女性并不陌生。但是从上古时期只是以树皮、草叶裹身到现在我们这些颜色款式丰富多彩并具有功能性的内衣,内衣的演变经历漫长的变化,下面就来看一下每个时期内衣都有什么特点吧!
1、上古时代——亵衣
上古时期的人们有了比较粗糙的服装。虽然说是衣裳,上衣下裳,但是其形制仍然类似于直筒式,并没有现在意义上的上衣下裤,或是严格意义上的内衣。在上古时期,蔽膝属于服装中的内衣,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内衣的最早形制,是内衣的发端。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亵”为轻薄、不庄重的意思。
2、秦汉时期——袍腹、心衣
关于秦代的内衣情况,没有专门的文献记录,大致上是以深衣、袍为主。汉代的内衣有多种形制,主要有泽、汗衣、汗衫、帕腹、袍腹、心衣、单衣、禅衣、裲裆、犊鼻裈等,特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有花纹图案,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女性来说,汉时已有专门的内衣——齐裆,而齐裆也就是后世抹胸的前生。
3、魏晋南北朝——两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不仅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内衣形制发生巨变的一个关键时期,它在内衣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魏晋时期的服饰比较宽大,体现出“褒衣博带”的时代特点,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双层,内有衬棉。概括起来,魏晋时期因纵情放纵,故而内衣疏松宽大。魏晋服饰的宽大与玄学思想以及服用药丸有极大的关系。
4、隋唐时期——袔子
唐代女装的领子有多种样式,比较常见的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这些领形与唐人袒露、开放的内衣搭配不仅协调,而且凸现了唐人内衣的性感魅力。在袒露襦衫出现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名为“袔子”的内衣,系于裙腰之上,掩盖胸部乳房,形似今天的乳罩。
5、两宋时期——抹胸元、辽、金
宋代女性内衣是有襦、袄、背心、衫子;宋代妇女的贴身内衣最主要的是抹胸、裹肚。宋代抹胸上可覆乳,下可遮肚。
6、辽、金、元时期——合欢襟
辽代妇女的内衣有抹胸。辽代的抹胸只是一块横幅布,裹于胸部。金人并不重视内衣,金代的内衣也不丰富,大致上男子有亵衣,女子有佰腹。元代女子内衣主要有主要和裹肚。主腰,又作主要。妇女着于胸前的贴身小衣,作用于抹胸相似。裹肚,元代妇女所穿的肚兜。穿的时候由后向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也称合欢襟。
7、明朝时期——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档,褚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凸现身材之道。在清明时期,因为内衣是穿戴在外衣里面的,往往秘不示人,又称亵衣。也应为内衣贴身而穿,在明代“存天理,去人欲”理学思想的统摄下,更是难以见到。这就给后人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不仅图片难得一见,文字记载也是寥寥无几。
8、满清时期——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9、民国时期——小马甲
民国时期的内衣贯穿着共和思想,纷纭变换的天乳运动,束奶布的扬弃,义乳的诞生,奶罩的引进,一方面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解放,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民国时期,传统肚兜在修饰上也有些亮色,通过绣花、装饰,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肯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代的讴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流行“小马甲”。“小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也施数粒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当今的胸罩。面料以棉、丝为主。“小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也施数粒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