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人口不多,最鼎盛的时期也不过2000稍微多一点,因此名人也不是层出不穷。我觉得我村可以算得上名人的也不过两位,理由是这两位和北大或清华有缘。
其中的一位确实非同一般,我不说名字但凡一看到此文的浑源人都知道是谁,因为那是我们县的第一位北大学子,得中后轰动了全县好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依然是老师们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的典型事例。后来他在中纪委工作,曾任XX室主任,政绩斐然,是被写进了县志的。我是村里的草芥,连得一面之缘都不曾相见,有点遗憾。但我认为他永远都是我们村的骄傲。
另一位名人和北大生同姓,据说更是才华横溢,甚至于超越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为学识渊博,被聘请为清华的教授。据说给学生上课,一个“天”字就讲了三天三夜。把好多学生听的云遮雾罩的。我估计教授是位老学究,擅长八股,与激进的清华风格格格不入,后来,就回到了家乡,留下了许多典故。
典故之一:老教授回村后,由于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住在生产队的队房。当时的人们饿啊,忍不住找机会偷吃喂牲口的料豆子(煮熟的黑豆)。老教授发现后,竟然惊讶地问“这东西不是给牲口吃的吗?人怎么能吃呢?”众人就笑他的愚,笑他的书读的太多了,多的一点用都没有了。
典故之二:当时的生产队人人劳动挣工分。队长看他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就安排他去放驴(带着驴找草吃)。过了几天,爱开玩笑的人就问他:“老教授,这放驴的感觉怎么样?”他嘟囔着说“没意思。”后来人们就编了个歇后语:候国红放驴——没意思。
唉,我为老教授感到悲哀。一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有多深的学问都会遭到社会的抛弃,并且还被大家当作笑料。
近几年,我村又涌现出许多小年轻,从政、从研、从商、从伍……在各个领域、祖国各地崭露头角,有所作为。祝愿他们早成大器,为国家为家乡争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