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在我国北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特别在冷兵器时代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浑源县城位于恒山北麓,是沟通京师与边疆经贸往来的交通枢纽,商业兴盛。各地的商贾云集,也是风花雪月、寻花问柳的好地方。尤其在浑源西关一带,手工作坊、商铺鳞次栉比,各种建筑风格迥异,自然也会留下了许多痕迹。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处看上去不起眼,却有着不同寻常历史的古建——晴远楼。
晴远楼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西关街中段,当地老人称之为“炮楼”。
它的建筑年代大约是在清末,,院子大门朝北临街,门前有五级台阶,整处院子呈长方形,为两进院落。初期她规模宏大,有门楼,东西厢房,2000年因西关街改造,其它建筑全部被拆除,现仅存一幢孤零零的二层楼房。
晴远楼分上下两层,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整栋建筑,虽保存完整,但仍有一种破败不堪,颓废萧条之气。唯有二楼精美的砖雕还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一楼的门庭及屋檐是传统的中国清末建筑特色。楼的二层开有四个小窗,有典型的西方数堂风格。大门之上二楼有一个巨大的砖雕中堂,左右两侧各有八字对联一副:晓风吹开一天云雾,夜月照澈万里江山。字迹清秀潇洒,意境深远宏阔,特别是上下联中的第二字合起来为“风月”,暗含风花雪月之地。对联中间上方是砖雕牌匾,从左到右为“晴远楼”三字。牌匾下是一幅精美的砖雕图案:左右各一戴头巾的回族老人,抬着一个宝箱,名为“回回献宝”,为当时之时尚。寓意招财进宝,与青楼本身也极其贴切。
一楼和二楼连接处有条明显裂缝。据说1939年,浑源连下半月暴雨,为洪水浸泡留下的痕迹,后人因此说浑源水大,也有人戏谑说浑源女人的水大。
最为奇特的是二楼东南角有一个半球形铁质容器,这是晴远楼的马桶设施。直径35公分,上边有带把手的盖子,下面用铁管连接,楼上的废弃液体可以通过楼板直达楼墙外面的厕所大坑,这在那个时期是非常豪华大气的配置了。
这座晴远楼的历史虽不算久远,但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留存不多的清代风月楼,应该加以保护维修。让这些面临倒塌的古建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