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就看过《林徽因传》,当时看的时候只觉得他选择了梁思成,真的就是天作之合。幸好,没有选择徐志摩。
对于徐志摩的印象,除了“才气”,剩下的全无好感。无论是他与陆小曼的婚姻,还是他对父母的态度。
之所以如此全因张幼仪,在看《林徽因传》的时候只是鲜少提到张幼仪,但即便如此,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态度,让我更加好奇张幼仪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徐志摩
她到底差在了哪里?才会让一个男人如此不屑。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徐志摩才这么对她?
直到我读完《张幼仪传》,才明白,从头到尾,张幼仪都是那个时代下婚姻的牺牲品。所幸,婚姻没有打败她,她骨子里的顽强将她救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教育拯救了她。
我一直欣赏张幼仪骨子里的倔强,我觉得女性要有这样的倔强,尽管她是被逼无奈之举,但这份倔强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拯救了她的一生。
徐志摩的才气大家都是知道的,他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几乎每个人都会吟诵,他是一部分诗人、作家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才气也配得上“偶像”这个称呼。
可就是这样一个有才气的人,他的行为让我对他一点都喜欢不起来。

黄磊和周迅主演的徐志摩和林徽因
如果不喜欢,为什么要结婚?
她对张幼仪无感,从他见到张幼仪照片说出第一句“真是个土包子”时,他对张幼仪的态度一目了然。
要有多嫌弃才会这么评价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见面都没见过的人,他却接受了跟她结婚的事儿。当然,婚姻是两家的安排。但对于一个进步的、有思想的新青年来说,拒绝似乎也没那么难。
我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评价,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也许家里的包办婚姻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两人的结合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也正因如此,才导致张幼仪的不幸。
跟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注定不会幸福。

如果不喜欢,为什么要让她生孩子?
为了父母传宗接代的心愿?如果因为这样而让她饱受害喜之苦,怀胎十月生下大儿子却一句关切的话都不曾说过,这样的人未免太不近人情。一个女人为你生下孩子,还要承受你的冷漠,但凡君子都做不出这种行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样的徐志摩和君子毫无半点关系。
历史上柳下惠坐怀不乱,而徐志摩明知道自己不喜欢张幼仪却还是让他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完成夫妻间的义务,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关心的话。这样的人,未免太过于自私。
更过分的是,当张幼仪千里迢迢去到人生地不熟的欧洲时,他一方面跟林徽因爱得死去活来,另一方面却让张幼仪再次怀孕,当他得知张幼仪怀孕的时候没有表现出一丝喜悦,甚至让她打胎。
这种行为毫无担当和责任感。

如果不喜欢,为什么要让她赡养你的父母接济你的妻子?
跟陆小曼结婚后,无法应付陆小曼奢侈的生活。徐志摩每天都要为了赚更多的钱,飞到各个地方去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