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十月(富书作者)
乔舒亚·萨夫兰说:“现在所做的决定,都将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下半场,有的人,路越走越宽,而有的人,却道阻且长。
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认知觉醒》中有提到过,人的一生有三次重要的认知觉醒,完成这三次认知觉醒,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

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
看过这样一句话,今天这个变幻莫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
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受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怎样的人。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德韦克教授认为,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而是思维模式。
她将人类的思维分为两种类型——固定型和成长型。
固定思维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给自己设置一个能力的天花板。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把挑战当作成长的踏脚石。

有这样一句话:“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便是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
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夺得中国冬奥会首金,一时间成为“顶流”。
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冠军的光环外,还有她面对挑战敢于自我突破的精神。
大跳台并不是她的强项,本可以跳一个保守的动作确保摘得银牌。
但她却选择了突破自己,尝试从来没有过的挑战。
面对如此冒险的选择,谷爱凌之所以可以保持从容和坚决,源自于面对失败无畏的态度。
她说:“如果失败了,我觉得非常好,我知道该怎么训练了。”
谷爱凌并不以成败为目标,而是更加关注,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到更好。
就如她说:“在我摔倒的时候,我先确定我没有受伤,然后站起来,总结经验,再试一次。”
除了滑雪,谷爱凌还满分通过了美国的高考。无论是骑马、越野、冲浪她都愿意尝试。
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自我限制,只有广阔的视野,和努力就有结果的精神。
《人生不设限》里有一句话:“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群峰峻岭常有,艰难险阻常在。
能在荆棘载途中披荆斩棘,能在杂草丛生中踏出平坦大道的人,都是拥有成长思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