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大门边上,永远立着一把艾草。这两天,刚换上新的艾草,开门的空档,艾香扑面而来。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是一年端午到,清冽的艾草香让我想起了故乡长满艾草的那条艾河。

在艾河边,艾草不择土壤,枕着风,依着时光,热闹而静寂地自枯自荣着,一年又一年,不离不弃。
每年的四五月间,艾草长得最为葱郁。端午节头一天,母亲会趁着天光微亮之时,挎上竹篮,来到河边割艾草。艾草虽然不是金贵的植物,可母亲从来都舍不得将艾草连根拔起。母亲告诉我,留着艾草的根茎,明年还会长出新的艾草来的。

端午节这天,母亲会把去年插在门上的艾草取下来,换上刚刚采回来的鲜草。如果有谁家没有去采割艾草,母亲听说后,会热情地送上一把。伴随着粽香,家家户户的门上陆续插了艾草,整个小村开始荡着艾草香。
父亲也会从家里的桃树上剪下几根桃枝,在屋前屋后撒上一些雄黄酒。母亲说,艾草、桃枝、雄黄酒是三大辟邪驱虫物件,保佑一家老少平安。起初我不信,长大后想想这可能是因为南方雨水丰沛,容易滋生蛇和虫类的原因吧。后来读到古诗:“游魂无迹任西东,装点柴门沐艾风。”方知艾草确有辟邪的作用。

在母亲的眼里,艾草绝不仅仅是只有辟邪的作用。
记得小时候,每到蚊虫到来的季节,母亲都要烧一大锅艾叶水让我们洗澡,说可以解毒治病,一年四季都不会生疮,防止蚊虫叮咬。墨绿色的艾叶水倒入木盆里,热气升腾。母亲先让我们就着这热气熏脸、身。待水温下降,再坐到盆中,她则拿来葫芦瓢,舀起水反复从我们身上淋洗。
母亲大概是懂得一点艾草的功效,小时候头疼脑热或者肚子不舒服的时候,母亲总会弄一把艾叶,揉碎后混点家中酿的烧酒,然后用肚兜装好系在我们的肚脐眼处。神奇的是每次我们都能在这种小病中很快恢复过来。
母亲持家有道,总能将清苦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