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啊,为家人为他人也为自己,远离这一为害数百年,夺去了成千上万生命旳烟草吧!那一个个我熟知的热爱生活的许多亲朋、同事都因为烟害而过早地离去,他们鲜活的面容还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一老领导,即将离休时,给自已离休后的生活做了如意安排,他说,我离休后,一个人时,抽烟喝茶看报,两个人下象棋,三个人掀花花(一种民间纸牌游戏),四个人打麻将。但让人遗憾的是,还没等来办离休手续的那一天,就因吸烟引发肺部疾病而去世。一好友,患有糖尿病,医生劝他说,你这种病要忌烟酒,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其它疾病。但在生活中,他却忽视了医生的忠告,未能及时地忌食烟酒,把仗义放在了首位。酒桌上,有这么一个场景:他从包里取出针具,往肚皮上打一针胰岛素,然后,一手夹着香烟,一手端着酒杯,说道:“来,干杯!今儿喝个一醉方休!”如此畅快,此等豪爽,让人钦佩不已,但三几年后,就因肺部肿瘤去世。老乡张师,经常手持雪茄笑迷迷地吸食着,那舒适,那惬意让人十分羡慕。在确诊为肺瘤后,来到我家做客,我递烟至张师面前时便停了下来,谁知张师从我手中夺得香烟便点燃吸食起来,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如此胸怀,在我所见,只此一人。亲友因重疾入院,照例都要探望,印象中,最让人难忘的是:他们都立刻戒了烟酒,发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表现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和对生命的无限留恋之情。那一刻,总有一句走到嘴边但恐伤及患者的未能说出口的老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此刻说出,绝无对逝者的责怪和不尊之意,唯有愿生者引以为戒之心。
来到这人世间,我们要爱祖国,爱事业,爱你所爱之人,但首要的是要热爱生命啊!失去生命,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有人算经济帐,说抽烟一身会燃烧掉一辆名车、一座豪宅,但在生命面前还值得一提吗?戒烟就真的就那么难吗?依我看,对理性的有志之人并非如此。一同事,见我害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不几天,就把烟戒了。至今,已十多年了,他一次成功,再无复吸,一个有近四十年烟龄的人,能如此决绝地忌戒吸烟,让人敬佩。一从医者牌友,嗜烟如命。一次和他同桌竞技时,由于他连续不断地抽烟,我便善意地提出:“大夫,你能不能少抽一点,烟瘾太大了吧?”谁知他回我这么一句:“该死的娃娃面朝天。”于是我心生怒气,回送了他一句:“你修筋(方言,大意为丢人现眼,不做正事)了,你当大夫。”场面十分难堪。可是,不几日在街上偶遇这位大夫,他却满脸笑容走来和我握手,虽然大我几岁,却说道:“老伙计,谢谢你,我把烟戒了,你骂得好!”不难看出,那戒烟后溢于言表的喜悦。可见,天下虽有难为事,只怕立志不坚矣!
据统计,我国的烟民人数达三点伍亿之巨,再加上被动吸烟者,人数已达五点四亿,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已高居癌症榜首,竞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对香烟爱不释手,在烟雾缭绕中如痴如醉。戒烟日即将来临,忌戒吸食香烟有利于全民健康,却任重而道远。在共公场合吸烟者还大有人在;在动车厕所中偷吸香烟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在医院里还活跃着为数不少的吸烟“游击队”,这是细思极恐的现实。我常想,心智成熟的成人,到底为何要抽烟呢?有人说,抽烟是在抽内心的得意与自信,也有人说抽烟是在抽一腔忧怨愁绪。但不管怎样,烟草有损身体健康,可能使你一切清零啊!老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想说,借烟消愁愁更愁。老话说:气是惹祸根苗,我想说:烟是夺命妖魔!我们在期待国家出台管控烟草的良法的同时,首要的是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
在吸烟问题上,我大致把人分成这么几个类型:洁身自爱型。认为烟草有损健康,即从不沾染;未雨绸缪型。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后,立刻果断戒烟;心存侥幸型。认为自己就是那能活九十九的幸运儿,先吸食着,有了病再说;亡养补牢型。因吸烟健康受损,才恋恋不舍地忌戒香烟;最后一类是至死不渝型。就爱这口,从不思改。朋友,如果你认可以上分类,那么,我不由地想问,你愿做那一类型的人呢?此时,也许你已有意戒烟了,那么,就坚决果断地付诸行动,莫犹豫,莫徬徨!最后将藏书中已故作家路遥的题字召示于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