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得知因姐姐经营不善,而导致自家公司亏损后,没有指责,也没有发火。
反而带着安慰的口吻说:“姐,这些年,真的是辛苦你了,接下来的事情,我来帮你处理吧。”
这既宽慰了姐姐的心,也让手下的员工重拾了干劲儿。
后来,他接过了简氏的烂摊子,清理了各种烂账,虽然困难、艰辛,但终于把父亲留下的基业再次推上了正轨。
作家苏岑曾说:
“能扛事儿的人,即使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仍会按时吃饭,早睡早起,自律如昔。”
我却觉得,能扛事儿的人,即使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仍会照顾到他人的情绪,顾及到大局的利益。
他们不会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也不会把精力浪费在相互扯皮上。
相反,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情的原委,厘清他人的付出,着手解决的办法。
这样的人,既有终局者的思维,也有成长型的思维。
有他们在,团队更和气;有他们在,办事更放心。
要知道,人这一辈子,能抗住多大的事儿,就能成就多大的事儿。
前两天,有段隔离住户怒怼志愿者的视频刷爆网络。
视频中,一位业主因志愿者上门发放物资时,没有“按门铃”,而是“拍门”而火冒三丈。
指着志愿者的鼻子骂对方没有礼貌。
志愿者也十分委屈,说自己是志愿者,只是想发放物资。
住户却继续高声:“没有人让你做志愿者,也没有人叫你为我服务。”
一时令很多网友直呼辛酸。
在面对他人的好意时,我们即使不能说声“感谢”,也应该道一声“辛苦了”。
这世上没有理所应当的付出,与其一味放大他人的瑕疵,不如多想想他们的好。
毕竟,人贵知恩,贵在感恩。
同样是隔离期间,志愿者们忙进忙出,为小区居民送菜,给楼道消毒,还要在小区口站岗轮值。
这让一位老奶奶十分感动。
就每天起来后,站在窗户根儿,跟大家伙喊话:
“在外面站岗,你们辛苦了!”
这让志愿者们脸上多了些笑容,还隔空和奶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