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别人的话干扰,受别人的话影响,不能做到荣辱不惊,处事不乱。
人类自从产生语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太重视“话”了。朋友常常为几句话翻脸,情人也会为几句话耿耿于怀。简单的“话”,就能害得我们死去活来,甚至耽误一辈子。明明知道那“话”不合乎情理,反而舍去情理而去在意那“话”,而宁愿不顾事实。我们是认话,不认现实了。人生就活一个“话”里了。
所以,才有了“人言可畏”。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我们不管那“话”呢?那么除了法律,别人的话是无法叫我们死的。
我自己也常常会为一个冷淡的回话或是许久没有接到的回话而不悦良久。甚至会为路边小店里那些语言恶劣,蔑视顾客的服务员所说的话气恼不已。其实物价依旧,买不买随我,管他说什么呢?
人类开始说话,本来是为了方便沟通,而时时事事都要怕人家说话,这语言发明倒成了“作茧自缚”了!
文人很敏感很注重“话”,把“话”写成文章,其实是把烦恼注入书中,使更多的人重视“话”了;女人既敏感又容易伤感,最幼稚的弱点就是太看重“话”了,老爱纠缠“人家怎么说”,结果一大堆烦恼,并不是来自本质,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徒添心病,这就是所谓的痴情吧。

世界上唯有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的矛盾体,往往灵而慧。记得儿子五岁时,常去爷爷家玩,爷爷每次都会拿出许多晶绿的葡萄干给儿子吃一把。有一天爷爷把葡萄干装进了保温杯里,他说:“爷爷,我要吃葡萄干。”爷爷说:“这不是葡萄干,是茶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吃茶叶。”爷爷笑着从保温杯里倒出葡萄干,给他小手心里满满地放一把,夸他聪明!
儿子明明知道那晶绿的颗粒就是葡萄干,但他不去做“文字之争”。他指明要吃那杯中之物,这可比许多爱争论的大人高明,他吃到了那东西。
还有一次别人问他:“你最爱吃什么?”,他说:“我最爱吃“脏东西””,因为奶奶经常把街上的小摊贩卖的零嘴小吃一律称做“脏东西”而禁止他乱吃,有时我放他出“禁”,他吃得格外香。
有一次他姨来做客,儿子很高兴地说:“姨妈回来,太好了!可以给我买“脏东西”吃。”这家伙也不分辩,不管你说是“老虎”还是“姑娘”,反正他嗅见香气就想吃,老和尚无奈于小和尚矣!

很多事情,做了就过了,常常又为“名正言顺”而找事端。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如小孩子。但如果要生活要做事,还是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话”,做小孩子式的浑沌直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