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答不信任他人,有人答猜忌身边发生的事情。
等所有人都说完了,大师说:
“甲骨文中的‘疑’字,是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前面有两条路,他站在路口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所谓‘疑’,并不是不信任他人,而是不信任自己。”
《素书》上说:“自信不疑人,自疑不信人。”
总是猜疑别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樊登老师在解释成语“庸人自扰”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女人,偶然发现丈夫的信用卡账单上,有一个酒店的消费记录,女人气愤不已,以为丈夫背着自己,和其他女人交往。
丈夫下班后,女人便问丈夫那天去了哪里,丈夫回答说只是去上班了。
女人没有再追问,心里却更加怀疑丈夫在欺骗自己。
她每天跟闺密哭诉,纠结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丈夫才去外面找小三。
就这样痛苦了一个月,她伤透了心,想要离婚,于是和丈夫摊牌。
丈夫感到莫名其妙,女人便把信用卡的酒店消费记录拿给丈夫看,并让丈夫陪她去查消费地点。
原来,那天丈夫是去加油站加油,不巧加油站的POS机坏了,又没带现金,只好借用旁边酒店的POS机交费。
而女人的胡乱猜疑,不仅让自己痛苦不堪,还差点导致婚姻破裂。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有句话说:
“这世上所有的误会都来自不理解,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不沟通,所有的错过都来自不信任。”
婚姻中最忌讳的,不是矛盾和争吵,而是彼此的不信任。
很多破碎的感情,都是因为其中的一方没有安全感,总是疑神疑鬼,给另一方造成了压力和困扰。
疑心过重,是一种自我消耗,只有理解信任,感情才会稳固长久。
一味抱怨,就是自我桎梏
比利时有句谚语:“跳舞不好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
很多时候,遇到不顺利,我们总是习惯性抱怨,殊不知,其实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和朋友报怨,说公司领导不器重他,总是让他做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他想自己创业。
朋友建议他先别着急辞职,学习一下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以后自己创业的时候用得到。
他一想也是。
于是,他开始细心观察公司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是如何运作的,甚至连打印机坏了都学着修理,心想以后自己当老板,能省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