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雨
麦子飘香时,我想起故乡,想起故乡伫存的那段岁月。
春风吹绿的麦浪,迎来了小满节气。很多人把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糜菜死,三候麦秋至。也就是说,走进小满门槛,苦菜已经枝叶茂盛,强烈阳光下,喜阴的枝条和细软的草类开始枯死,此时麦子接近成熟。
小满是充满情欲的乳房,喂养天地中的万万青禾。雨水也渐盛,如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风是针,雨是线,绣稼绣穑绣饱满。当麦秆挑起蓬乍乍穗头,颜色从碧绿添进几许金黄,我的童年记忆,就是从这时开始了。
麦子是唯一经过四季的农作物,也是一年之中成熟最早的,这第一粒粒首先走进生命的,对我来说,不亚于喜欢爹娘。搓麦子吃,眼巴巴看着娘把麦穗采下来,放手心里,两手拧巴拧巴,一吹,饱满的麦粒放入我的小嘴,“哎呦歪”那个香,叫沾齿溢唇。
搓麦子要有搓的技巧,还得掌握好麦子的火候,黄金时候应是麦粒呈绿色发微黄的时候。刚灌浆时的麦粒软软的,像水泡,搓到稀巴烂,麦鱼也剥不下来,如里太迟了麦粒就发硬,硌牙,要用唾液润着嚼,也感觉不出麦香的香。
魂牵梦萦的还是娘的烧麦香,她把采来的麦穗,放到灶膛里烤燎,但不是烧,近了麦穗会掉火灰里,远了烤不好。“哔哔剥剥”声响后,会闻到一股麦香的焦糊味,娘会从灶膛取出麦穗,冷却一会后,放到簸箕里搓,边搓边吹净黑色的麦鱼儿,只剩下微黑,微黄,微绿的麦粒,像一颗颗椭圆型宝石。忍不住捂嘴里嘴嚼,比生吃更香,口舌生津,沁心沁肺,一直香到童年记忆深处去了。
每次,娘除去我们吃的,要留一些做麦仁饭,大火熬,小火煮,到麦粒爆开花,稀软稀软,汤水也似浓雾一样白,也似鲜鱼汤一样稠了,盛碗里,浓浓的,撞鼻子香。
还有更郑重其事的吃法,把青麦粒在石磨上捻转,青麦粒自带水汽和鲜味,经石磨粉碎挤压,加工成不规则的条条索索状,入口后,麦香爆炸般的味觉冲击,过瘾后,剩下的是上瘾。
虽然美好,这样的麦香味道只能持续十天左右,也就到了“细看稲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阳”的壮观场面了。
布谷鸟叫声悠远,倘若一条旖旎的溪流,流淌着麦子古典的体香。芒种到了,开镰,老车,黄牛,很干净的麦地里,娘围着几亩麦茬子,又捡了一个麦个子。
劳动生产智慧,劳动教会众人向大地鞠躬。现在机械化了,回不去的现实,再现麦收时,繁忙,热闹,速度,时效,喜悦,情愫相互辉映的是另一番景况。
麦香麦香,麦香过后便是面香!
作者简介:
郭之雨,自由人,赤脚东西南北中。鲁迅文学院第一期学员,曾有文集《情到深处人静思》出版,又有长篇《活棺材》问世。《作家前线》签约作家。首届《才子》杯全国征文小说类奖项获得者。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