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古称“通州”,四川省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东部的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有近5000年的考古史、2300余年的建制史,境内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是长江上游古代巴人和巴文化中心遗址的发源地。本文将探讨达州历史时期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战国巴蜀
先秦时期,四川盆地属巴蜀政权,战国中期,秦国利用巴蜀政权交战之际,派兵南下占领了巴蜀之地。随后,秦国在巴蜀设置郡县,将两地正式纳入秦帝国的版图。修建成都,营建都江堰,很快使四川盆地成为天府之国。

秦代巴郡
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将商鞅变法后推行的郡县制度推广到全国地区,秦代时达州属巴郡。

西汉益州巴郡
秦朝灭亡后,西汉王朝在郡县制度的基础上,推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这是因为汉初统治者在统一过程中为了拉拢地方诸侯国与将领,承认了分封制的存在。西汉中期后,开始设置州牧(刺史部),用来监察地方官员,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以上的军政机关。西汉时,达州属益州刺史部巴郡。

东汉益州巴郡宣汉
东汉时期,行政区划上与西汉基本相同,依旧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州牧(刺史部)成为东汉王朝的常设机构,地方势力逐渐膨胀。达州属益州刺史部巴郡,地名宣汉。

蜀汉益州巴西郡
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地主与州牧势力逐渐膨胀,日益威胁着中央政权。黄巾起义之后,地方势力趁机招募军队,东汉王朝名存实亡。起义失败后,国家随即进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三国时期,益州之地属实力最为弱小的蜀汉政权,达州属益州巴西郡,地名宣汉。

西晋梁州巴西郡
三国后期,长期维持盟友关系的东吴与蜀汉政权相继走向衰败,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瓦解,统一的趋势再次出现。蜀汉政权被曹魏消灭后,西晋篡夺了曹魏的政权,随后渡江灭吴,再次完成统一。西晋时,达州属凉州刺史部巴西郡。

南齐梁州巴渠郡
西晋实现统一后,司马炎志得意满,西晋朝政迅速走向了腐败。短暂的“太康盛世”很快就被“永嘉大乱”取代,内迁的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不断发动起义,建立民族政权。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 政权频繁更替,行政区划相对混乱。南齐时,达州属梁州巴渠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