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有一句灵魂拷问,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就是答案。就是因为我们有时候懂得“太多了”。而这种“多”,不是有深度的“多”,而是一种浅尝辄止的“多”。
而这其中,其实都是人性使然: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聪明,希望找到更好的方法,让自己比别人更快一点实现目的,期待“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希望少付出多汇报的捷径思维,而忘记了滴水穿石、时间的力量。
有了这种捷径思维,于是每天都在对各种理论、道理、方法、经验进行孜孜以求的“学习”和“研究”,但却没有一个能够有效落地,做到知行合一。于是,就会出现越学越茫然、越学越焦虑,越学越否定自己,到最后就会乱了“心性”。心乱了,就会失去了定力,岁月蹉跎成为一种必然。
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人们往往高估了一年所能取得的成绩,而大大低估了三十年、五十年所能取得的成绩。”
生活中,少些道理,多些实干,立足未来,围绕一个目标定心聚焦,下苦功夫,专注做好一件事,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善莫大焉。
所以,过好这一生的解药只有九个字:
聚焦目标,定心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