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讲述了那些曾经神采飞扬的少男少女们,留下了一曲宛转悠扬的曲调,有向往,更有迷茫。并不是每一个青春都是美好的,也不仅仅是诗情画意,还有苦涩和辛酸。
但是每一个青春芳华都值得我们去珍藏。
我觉得标题中的“芳华”两字,既不是褒义,也不含贬义,更多的是一种期待,期待岁月终归平静后,期待被温柔以待的青春。
《芳华》中何小曼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女孩,她一直努力地生活,却一直无法过上一种舒心的生活。
她所有的快乐和幸福在她四岁那年戛然而止,那年她失去了宠爱她的父亲,母爱也随之流逝了。她的人生变得暗淡,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后来她考入了文工团,可是原生家庭的伤害令她变得自卑而敏感,在这里,她依然无法融入集体中。
她一直遭到他人的排斥,除了刘峰。
后来她立功受奖了,似乎命运开始垂青于她,可是她却因此而疯了,这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有希望就有失望,有意外也有惊喜。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保持初心,或许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平静。
就像成年之后的何小曼,虽然她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却过得比其他人更加从容,这就是岁月静好吧。

01、一个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女孩,卑微又压抑
何小曼的父亲是画报社的编辑,一个书生气很重的谦谦君子,虽然写过一些散文和剧本却没有多大的名气,她母亲年轻漂亮,在剧团中打扬琴弹古筝。
父亲是一个大好人,好得近似于懦弱,于是被扣上了坏分子的帽子,母亲毫不犹豫地提出了离婚。小说中,一无所有的父亲决绝地离开了人世。
28岁的母亲带着女儿嫁给了上海建筑厅的何厅长,那是一位40多岁丧妻的南下老干部,小曼也随他姓何。
从6岁开始,何小曼就成为这弄堂里人人指点的"拖油瓶",跟着母亲过上了寄生的生活。
小曼虽然顶着"何"姓,却不是家中的"大小姐",连家中的保姆也对她不屑一顾,尤其是在弟弟妹妹出生后,她更是一个多余的存在了。
从六岁起,她就成了一个有家的“孤儿”,她曾经刻意把自己冻伤、发高烧,才勉强获得了母亲的一次拥抱。
可是母亲却总是在她耳边说:“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呀。”年幼的小曼委屈地哭时,母亲小声一句:"你还嫌妈妈不够难,是吧?"
这激起了何小曼心中万般愧疚之情,她认为母亲的“牺牲”都是因为她这个"拖油瓶",从此,她学会了识相和谦卑。

可年幼的小曼在母亲那里得到的永远都是破旧的衣服,破皮的饺子,一份残缺而破损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