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这个现实的当下,你越会发现:
个别亲戚,还不如陌生人能让人温暖。
有些亲戚与人的往来,完全看“利用价值”。用得上你时,迎合、奉承乐于靠近;用不上时,冷言冷语、夹枪带棒只想离你远远的。
尤其,在他认为你过得不如他的时候,他总有理由拒绝你的靠近。
而你若过得好时,他又格外“空闲”来经营你们的关系。
对于这种亲戚,大可不必以血缘来束缚自己。捧高踩低的亲戚,本就该限于逢年过节的形式互动。必要时,连这样的形式都可以免除。
何苦,累心装作亲近呢?自己过自己日子,简简单单不被“亲戚”消耗,莫不是一种清醒。
第二:酒肉朋友
人,不可完全脱离社会关系,单独存在。与人互动,是人生的步步必修课。
人,又生来孤独,喜欢被外界认可,需要获得外界正向刺激。所以,人际关系往来,就成为了人们过多看重的生活形式之一。
小孩子,找伙伴,是为了单一地一起互动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友谊”也产生了浓厚的认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遵循相互平等、彼此需要的规则。
成年人的世界,对友情的更多需要,是源自于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驱散孤独”。
有了高兴的事,相互分享,有了不开心,相互分担。想来,朋友的最大“用处”便是如此。
好的朋友之间,会相互提升、提醒修正。
相反,有些人,以“朋友”的身份存在于你的生命中,注定了是一场消耗和拖后腿。
现实生活中,我们多见一些人,盲目一厢情愿地与一些人称兄道弟。
也曾在无数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拍着胸脯子保证是“一辈子的同甘苦、共患难”。
谁知道,在真正需要被助力的时候,昔日“肝胆相照”早就“潜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