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前端开发的技术变化很快,我也在花时间升级自己的技术,不学习是不行的,必须保证自己的技术不脱节,才能减少职业焦虑。
我有时也想,自己在三十出头的年纪,是不是该勤奋一点,是不是该多挣钱,但想想也没有必要啊,我都在村里了,我内卷给谁看呢?
我是典型的小镇青年,做程序开发完全是自学的。
我高一就辍学了,去了技校学模具设计,接触到了电脑,一路跌跌撞撞,技校毕业就被送到中山小工厂的流水线,三天之后我就跑了,还被同学骗进过CHUAN销组织,也当过只拿底薪的电话销售。
当时电销公司要开发官网,开价800块,比我销售的提成高很多,我就从百度中输入「网站建设教程」,一步步知道了html、css是神,这才发现了自己的爱好,跟机器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有意思很多。
当时我的开发能力很菜,基本就是复制、粘贴代码,当时静态网页的模版也很多,花了一个月时间把网站做完,800块就到手了。
后来有一个契机,我表哥在佛山开服装公司,叫我去做付费推广业务,顺便做网站开发维护。他问我能不能搞一个销存系统,我打肿脸充胖子说可以,因为没有系统学过,花了半个月生啃ThinkPHP文档,强行上手VUE,这让我对编程开发有了新认识。
花了三个月时间,我做出一个BUG众多的销存系统,经常是写一句代码,然后输入数据看代码怎么变化,但最后收获很大,第一版一上线就开始了重构计划,这一次我知道数据的分表、数据的关联都必须能够尽可能的应对复杂的业务场景。
从这之后,我才敢说我具备了面向需求的开发能力,也体会到了编程的快乐。虽然我的开发不符合行业规范,但在不断的自学和摸索中,我成了一个单打独斗的自由独立开发者,对于我这个高一辍学的极其普通的农村人来说,我有资格说我是个很努力的人。
我不想为北上广贡献自己火柴般的火焰,只想点燃自己的人生。
去年十一假期去北京玩,跟妻子的同学聚餐,他们有的在北京买了房,放假期间还在研究考试的事情,真的太卷了,那种状态我不敢想,对比起来我的节奏太慢了。
我心态比较稳定,相比那种每天累死累活的状态,我在村里享受一天是一天,谁也不知道压力哪天会来,但起码在来之前,我曾经轻松享受过。
海外远程,年入百万
Simon ,为海外创业公司做开发,远程5年
我们远程的团队全职有四个人,第一个同事在芜湖,跟我一样都是90后,现在他做运维工程师,月薪3万元左右;还有一位同事在潮汕,他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网易云音乐后加入我们,一起合作两年多了,还有一位是我的女朋友。
我从美国大学毕业之后,直接进了亚马逊做全栈开发,那时候也是电商复苏比较快的时间,所以掌握了从前端到大数据的能力。2016年回国创业,做一个大数据分析的Saas项目,但从0到1不是那么容易,项目失败了。
我不想去大厂坐班,也不想再创业,就开始在美国Upwork平台(美国自由职业平台)上找工作,当时第一个单子收了2000块人民币,是一个机器人交易的代码程序,客户预算只有150美金,我谈价谈到了300美金,其实只要你有好技术,就可以让客户买单。
远程工作有一些神奇的事情。2019年我们在海外平台上接到一个上海创业公司的单子,初期三个月每个月费用是6位数人民币。
我们花了三个月做了一套后端的技术架构,他们拿着我们的代码做了两轮千万级别的融资。后来还请我们去驻场,邀请我加入团队做CTO,但我不希望被绑定在一个城市,我的目标是去全世界旅居,更自由的在市陌陌可以约到炮吗场上赚钱。
对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能以合适的价格采购一个东西,就不会自己去做,这就是Upwork这样的平台能够在美国做大的原因。美国也有很多逼格很高的独立外包团队,能力很强,这也是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的。
早期从一些小项目做起,现在我们团队专注做一些大项目,主要集中在为AI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做储备,我们团队为3M、SheIn等全球公司都做过外包开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