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是个矛盾的结合体,保守且放纵。
女明星的私生活个个精彩,出轨成了家常便饭,结婚离婚少则三四次,多则七八次,神圣的婚姻成了儿戏。
对于好莱坞明星们的风流韵事,人们一边津津乐道,一边又站在道德高度上指责甚至怒骂她们的不检点。
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个女明星,有媒体说她出轨对家庭和教会造成的影响要比斯大林和列宁造成的伤害还要大。
这是怎样的出轨?甚至连好莱坞演员们都一度瞧不起她,把她当作演员的败类,女人的耻辱。
面对一切,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因为,她的生活她做主。
这个明星就是英格丽·褒曼,一个从来不肯妥协的漂亮女人。
褒曼1915年出生于瑞典,在她3岁的时候母亲去世,褒曼一直跟着父亲,父亲是个非常棒的摄影师。
这样的生活随性而幸福,快乐的童年在13岁那年戛然而止,因为突然疾病去世了。
父亲去世之前轻抚褒曼的头,对她说:“人活着,一定要让自己开心。”
父亲的这句话影响了褒曼的一生。
褒曼高中毕业考上了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在这里,她如鱼得水,接演了十多部电影。
大学毕业后,她的姑妈劝说,希望她早点嫁人,这样就可以有一个人照顾她,于是,褒曼听从了姑妈的安排,嫁给了很有名的牙医彼得。
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了九岁,彼得成熟稳重,但大男子主义的他希望妻子能够在家相夫教子。
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偶尔坐下来聊天,丈夫关注的也不是妻子说的话题,而是妻子的坐姿是否端正。妻子做家务,他不会帮忙,只会指责哪里做得不好。
彼得讨厌妻子抛头露面,对妻子的事业不感兴趣,甚至很反感褒曼拍摄的一些大尺度的影片。
两个人经常为了此事吵架,但谁也不肯让步。
这样的婚姻没有一点激情,宛如死水。
这样的婚姻让人窒息,让人麻木。
婚姻就这样磕磕绊绊地维持着表面的和谐,褒曼怀孕生下了他们的女儿。
1939年,英格丽·褒曼跟大卫·O·塞尔兹尼克签约。
大卫是个很有名气的制片人,经他手的演员基本上都成了大红大紫的女明星。比如丽塔·海华丝、凯瑟琳·赫本、路易斯·乔丹、费雯·丽等。
大卫要带着褒曼去好莱坞发展,当时的瑞士并不适合褒曼的发展。
签约后褒曼很快拿到了《寒夜情挑》的女主,于是,褒曼和丈夫带着女儿来到美国。
彼得在纽约一家医学院就职,褒曼在洛杉矶拍戏。
拍戏过程中,大卫发现褒曼的性格非常强势,她跟他接触的其他女明星不同,褒曼不是温顺的小绵羊,并不会对导演制片人言听计从。
褒曼是大卫遇到的第一个敢跟他叫板的演员,她不肯整容,连化妆都不肯,褒曼成了影视界素颜出镜的女明星。
事实证明,褒曼的倔强是对的。她在浓妆艳抹的一群女人中脱颖而出,成了一股清流。
这样的褒曼有了一定的名气,但婚姻生活也出现了危机。
两个人长期两地分居,褒曼提出了离婚,但彼得不同意,他认为,大多数夫妻之间都有矛盾,都会争吵,都过着麻木的生活,他们也能相伴到老。
1942年,褒曼凭借《卡萨布兰卡》获得了全球奖。就连主题曲都成了不朽的经典,柔美中带着淡淡的伤感,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