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新能源车方向的投资经理。
小李曾经是公司第一批看TMT方向的投资经理,不过随着中概股暴跌,他还是果断地转投了“新能源车”赛道。
要说小李也是不含糊,短短几个月就把那些名词信手拈来。
“EV、PHEV、ISG、BMS、OBD、SOC”
关于投资逻辑,他也是朗朗上口:
“新能源车不仅仅是一辆车,它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是社交场景的延伸”。
“现在仍是新能源在整车市场渗透率提升的初期,未来会有巨大地提升空间”。
要说遗憾的地方吧,那也是存在的。
就是小李转型的时间有点晚,好标的要么贵的吓人,要么就是抢不到额度,至于那些早期项目,小李这个“半路出家人士”肯定是吃不准的
不过问题不大,小李年初在二级市场all-in了新能源基金,这一年下来也是赚的盆满钵满,他管这个叫“风险对冲”。
今天小李立项的是个知名机构领投的新能源车产业链上游企业。
算是确定性比较强的,就是估值有“亿”点点高。
为了这个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项目,小李说得吐沫星子横飞,讲到激动处,他斩钉截铁地说到:
“投资新能源车就是投资未来,我看好新能源车赛道渗透率未来5年再翻倍!”
不知道是不是小李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大家,众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说得很好。
临末了,老板总结道:
“这个项目听起来不错,估值这块看看有没有继续往下谈的空间,可以立项。”
04 鄙视链第四层:半导体
小赵是公司看半导体方向的投资经理。
这是他今年发起立项的第N+1个项目了,鉴于之前已经连续N个项目被否,他对这个第“N+1”个项目能够立项也没报太大的希望。
之前项目没能立项的原因五花八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EDA项目壁垒太高;
CPU项目太贵;
GPU项目太贵;
存储芯片行业格局已定;
IGBT项目打入客户供应链太难;
AI芯片可能是伪需求;
MCU产品价格见顶;
FAB项目融资金额太大;
RSIC-V生态还不成熟;
光刻机项目……你逗我玩呢?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