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10来万买了一台新势力的电动SUV,由于经常出差或者公务,所以行驶里程也不长,一年一万公里都没有,家里也没有地下停车场,所以只能停在室外,车况和续航,可想而知了。
这三年,我已经给老大哥至少找厂家了3次了,因为一些故障问题,北京地区为数不多的维修服务网点要么就是技术不行,要么就是没有配件,一放就是十天半个月,还没有代步车,直营,也有问题。
可能是某些新势力在北京卖的好,所以经常能看到很多知名的电动车事故感觉很多,比如T打头的。
身边有不少朋友买这些“网红汽车”,当年还曾嘲笑我们“老家伙”太保守,不过后来出了事故,看完维修费,就傻眼了。

二手车商,从香饽饽到烫手货!
今年二手车赔的有多厉害,相信很多行业内的人都知道,肯定有老百姓说,活该呗!
也有“机灵”的二手车商家,早早的就开始“另辟蹊径”做新能源二手车,而且做的还不错。
初期“吃螃蟹”,所以每台车真的可以有15-20%的超额利润,不过这行业永远没有秘密,于是乎所有的人都开始大量的开始新能源二手车的“争夺”。
尤其是纯电动二手车,以前是“低收高卖”,玩的就是稀缺,结果大家都开始了,就一点都不稀缺了!
收购端抢夺激烈,一台1-2年的国产特斯拉,二手车利润从原来的3万以上下降到如今的不足万元,蔚来的二手车利润原来没有4万不做,现在能赚2万就不错。
前几天有人说,理想One停产都是二手车商带头“闹事”,其实有点扯,电动车新能源二手车赔钱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儿了。
新能源二手车之所以上半年利润还不错,周转还可以,主要是二手车环保全国限迁问题,毕竟新能源汽车“国六”标准,北上广深这些地区全覆盖,可流通,所以算是“替代品”。
如今除了北京全国都解除了二手车限迁,大家可选择余地多了,谁非要购买操心不稳定的电动二手车呢?
交易结构变了,供需平衡变了,新能源二手车就没有以前那么好卖了,再加上采购竞争,销售竞争,新车“暗降”,好日子迅速没有了。
最近特斯拉供货加快,其他某些“网红”也开始“促销”了,所以二手车并不好卖了,甚至6月之前收购的车,香饽饽变烫手山芋了。

新能源汽车,闭环生态利还是害?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新势力,动辄就是直营,自建生态,这些给行业带来了“鲇鱼效应”,但是也不都是对的,有一些我觉得有待思考,尤其是对购买车主以后用车、养车、换车并不友好!
1、首任车主权益,问题多!
某些车企的首任车主权益好像就是“婚前承诺”,是不是靠谱?反正雷克萨斯4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没听过说过,这车在此期间过了户换了车主就不能享受这个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