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虽然有了这些依据,但是依旧不能认定“二维宇宙论”就是对的。因为以这个研究团队建立的模型来说,它只适用于早期的宇宙,与如今的宇宙还有很大的差异。

全息宇宙的概念图
综上所述,人类生活在二维宇宙当中只能说是一种推测或者猜想,至于科学家在实验中所找到的证据,只能为该理论的证明“添砖加瓦”,目前无法完全证实它就是对的。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对于宇宙到底是不是“全息图”这件事情,早在上个世纪时,许多的科学家便提出了质疑。

我们的宇宙难道就是“一张纸”吗?
宇宙全息图理论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科学家或者说“预言家”霍金就在自己的著作当中提出了一个理论,那就是宇宙中的黑洞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它也会向外辐射能量,最终甚至会在漫长的辐射中蒸发殆尽。这在人们看来并不奇怪,因为宇宙万物都是有始有终的,黑洞当然不例外。
问题是,霍金发现黑洞发出的辐射并不携带信息,这就导致出现了“初始恒星信息如何出现”的问题。要知道,在物理学家眼中被黑洞吞噬进去的信息肯定要再度出现,它们是不会彻底消失的。

黑洞附近结构示意图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理论物理学家伦纳德·苏士坎和赫拉德·特霍夫特作出了新的假设,那就是三维的恒星也许可以在黑洞的“二维视界”上进行编码。以此类推,不仅恒星可以编码,就连我们看到的宇宙也是可以编码的。
苏士坎和特霍夫特提出,这个二维表面可能将人们日常所见的整个三维宇宙编码,很像投射到你信用卡上的三维全息图像。

我们或许真的被高维生物“欺骗”了
由此可见,宇宙全息理论诞生的时间确实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并且到如今,依旧有不少相信这一理论的科学家在进行研究,试图为其找到证据。
相信大家对于这一理论,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毕竟如果这一理论在未来真的被证实,那么人类现有的宇宙观或者世界观都将被“颠覆”。

地球的全息影像
除此之外,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家詹姆斯·斯卡吉尔还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数学计算来看,二维宇宙当中可能存在着更简单的引力形式,这就意味着在这里也包含生命存在所需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可以用神经网络来表示。
简单来说,就是引力和神经网络的复杂度,并不会限制生命在二维世界中存在着。

二维世界中的自己
许多人将斯卡吉尔的这种观点认定是“二维世界也存在生命”的解释,这样的话,我们电视当中的“纸片人”也许真的有意识,并且也如我们一样在生活着。只不过,它们看不到电视屏幕之外的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这头科学家还在争论我们看到的三维宇宙究竟是不是“模拟所得”时,另外就有科学家又提出宇宙一定是“多维”的看法。

多维宇宙的概念图
多维与二维之争
多维宇宙的观点出现的比二维宇宙还要早,因为爱因斯坦在研究宇宙的时候,就创新的将时间当成了一个维度,塞进了宇宙当中。这时,三维空间就变成了四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