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还发现了间隔两亿年的地壳形成周期高峰,这恰好是地球穿越银河系悬臂的周期。

银河系属于漩涡星系,而旋臂则是漩涡星系所特有的结构,它像由星系核心延伸出来的螺旋触手一样,和其他区域相比,旋臂中的天体密度会比其他区域的天体密度高一些,目前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已知有四条主旋臂。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太阳则带着整个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太阳系的前进速度比银河系旋臂的前进速度略高一些,大约每两亿年太阳系就会穿越一次银河系的旋臂,进入旋臂后,受旋臂内高物质密度影响,太阳系内的天体也会有一些变化。

太阳系外围存在着一个柯伊伯带,它是由大量小行星组成的环状区域。一般情况下它们运行的轨道相对稳定,不会突然冲向太阳系内部,但当太阳系经过银河系旋臂时,旋臂中更高的物质密度会导致太阳系外围的大量小行星受到引力拖拽,使它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太阳系内部,由此导致短期内更多的小行星撞向地球。

这只是目前一个假设的想法,但它并非空穴来风,研究人员下一步还将对月球的岩石进行同样的分析,既然小行星会受到引力扰动进入太阳系内部,那么月球和地球的彗星撞击量与撞击时间应该大致相同。

假如月球中的确有着相似的记录,这可能确实证明地球大陆的形成与银河系旋臂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