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说画线阻挡蜜蜂这样的设定其实也算不上多么高明,仔细一想也压根不符合益智游戏类的逻辑。但不管它们实际上有多么糟糕,但到底还是一款游戏。
而「羊了个羊」虽然也和以上我们提到的那些游戏采用的是同一类策略,但它确实只是彻头彻尾的广告程序,是为了卖广告才做出来了一个游戏。只不过它们把宣发全部花在了热搜上面,而表演笨拙至极的操作的舞台,则靠玩家自己打出来。它们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了宣发和营销上,做一个简单的游戏页面和交互,只能算是顺带的。

先进入游戏的人被第二关难倒了,或者干脆直接雇一些人拿着截图带着话题在网上发问:“这一关好难啊?怎么过?”你一看?这不是看着很简单吗?有手就行,然后就加入了它们的游戏之中。
也许它们第二关难度如此之高的唯一原因,就是这游戏只有个第二关,如若真有人侥幸通过了第二关,恐怕就再也找不到什么新的内容了,或者是一个标注为第三关的,实际内容仍然是第二关的这么一个关卡,慢慢玩儿去吧孩子!

我虽然前面将它和一些游戏进行了比较,但说到底,「羊了个羊」就本质上是和游戏没有太多关系的,它只是一个载体,它也可以是任何东西。
它面向的也不是一般的游戏玩家,而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普通人,大多数在碎片化时间中想要找事情消遣时光的人。这部分人大多不会太在意游戏品质究竟如何,只要有的玩他们就会很开心。有什么就玩什么,什么看起来火就玩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羊了个羊」会投入那么多钱在营销上面的原因,因为一开始就要营造一种全世界都在玩的假象。
而且这样的营销策略也不是第一次骗到我们了,过去的“跳一跳”,“合成大西瓜”,“召唤神龙”等等,每每都能展现出席卷市场的样貌。红极一时,但永远有下一个,它们就如同潮汐般袭来,又如潮汐般褪去。

「羊了个羊」有一天也会像“合成大西瓜”那样热度过去的,只不过那时候开发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我说它戏耍了所有的人,是因为它作为一个游戏,并不合格。因为游戏本身对数值和机制的设计十分欠缺,就如邱旭所分析的那样,它们的运营逻辑,打一开始就没想过让你通关。

你过关了,可能就不玩了,但如果你不过关,那么你就会一直玩,一直看他们推送出来的广告。
前面我们提到过了,游戏分为两种,一种是关卡制,一种则是如俄罗斯方块那样的无限分数制的。也不是说关卡制就不能设计得十分困难,就好比黑魂,游戏界公认的高难度游戏,但是即使难如黑魂,它还是有套路可以摸索和学习的,在反复练习以后,你就知道该怎样应对,度过难关了。

可「羊了个羊」既然选择作为关卡制,那理所当然就应该设计好通关的逻辑,但是可惜的是它们并没有准备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