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把每一个个体在后宫囚牢中的挣扎,把每一个个体在后宫斗争中的改变呈现的深刻又生动。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自带悲剧色彩。
上至皇上太后下至宫女太监,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你都能感受到他们身在后宫的波澜之中,身不由己。
他们既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同时又在自觉不自觉地加害着别人。
只要封建王朝还在延续,宫斗就永无止休,万艳同悲的故事就会持续上演。
在现实批判,具有悲剧色彩的同时,《甄嬛传》同时有着爽剧的属性。
试想,一个 17 岁的少女步入后宫,从纯情懵懂到狠辣强干,从一言一行都谨小慎微,衣食住行都仰人鼻息的贵人一步步成为左右他人命运,说一不二的太后。
皇后害她流过产,她就设计扳倒皇后。皇上让她痛失所爱,她就下狠手弑君 …… 所有与她为敌的人都被她一一除掉。
为了报仇也为了自保,她完成了对封建王权的一记反杀,最后成为了权力本身。
人在逆境中不死心的抗争,这永远是大家爱看的剧情。
但也正因此。
甘露寺的剧情总会被人跳过。耽于情爱,丧失斗志,那太不 " 甄嬛 " 了,甄嬛就应该是熹妃回宫,卯足了劲儿要跟人大干一场的派头。
只不过,从避世无争的小白兔到搅弄风云的大 boss,这一路上,甄嬛失去的太多了。
失去纯真和善良,失去爱人和姐妹,失去未出生的孩子,失去对人性的信任 ……
在后宫这十年,她活了别人的一辈子,最后一句 " 槿汐,我累了 ",道出的是无限的心酸和怅然。
人是赢了,心却空了,这样的剧情既爽且沉重。
试图在现实批判和大女主爽剧之间实现平衡,这就很难让人去掰扯清楚剧中人在这场宫斗中的算计与失去。
因为掰扯不清,所以产生无限讨论,以至于剧播出十年了,依旧弥留许多争议性话题。
比如——
" 淳儿是不是白莲花?"" 端妃是不是大 boss?"" 宝娟是不是皇后安插的卧底?" 以及 " 皇上到底爱没爱过甄嬛?"
而且,剧中的一些台词也被大家发现适用性极广。
" 翠嘴,打烂她的果 "" 你的福气在后头 "" 贱人就是矫情 "" 臣妾做不到啊 "" 三阿哥又长高了 "" 赤色鸳鸯肚兜 "" 那年杏花微雨 ……" 等等。
在社交网站上,只要有人起个头,立马就有人台词接龙,跟出一部电视剧来,这样的热度在国产剧中实在不多见了。
十年了,《甄嬛传》历久弥新,依旧火热。
十年了,后宫剧泛滥,但《甄嬛传》依旧无人能与之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