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的野蛮女友》以一种另类滑稽的方式刻画了一个反民族传统的当代女孩形象,这也可以理解为对韩国传统文化中 " 男尊女卑 " 这一威权事实的反抗。
从此 " 对男朋友拳打脚踢 " 在东亚圈流行开来
以 " 恨 " 为基因,催生出这个民族独特的美学特征——现实、复仇、幻想。
如果说日本电影 " 死都要追求美 ",能把几个弃儿的故事讲得诗情画意、岁月静好;
那么韩影就是" 死都要追求血淋淋的真相 ",哭着喊着引导你关注现实,让你冰封的心逐渐融化,让你抒发积蓄已久的悲悯。
日本《无人知晓》vs 韩国《素媛》
代表作品如奉俊昊的现实主义美学。
西方的人文之美重点在于释放欲望,而东方的人文之美在于对小人物的关怀。
西方的人文 vs 东方的人文
这些社会边缘人物以自己的方式与社会的种种不公做着抗争,有时是无力的,有时又是过激的。
奉俊昊电影里的小人物越来越 " 以组为单位 " 出现。
从《绑架门口狗》里不得志青年、《杀人回忆》里不被认可的警察、到《汉江怪物》中的逃难家庭,甚至是《母亲》中的弱智儿子与病态母亲、再到《寄生虫》里的 " 蟑螂家族 "...
他一次比一次更狠的将摄影机对准这些罹难人群,越是残酷的现实越以庄严的态度去面对,这就是对这些默默无闻反映着历史、却又被历史抛弃和遗忘的人们,致以的最高敬意。
对比一些国产剧里对社畜、穷人的刻画,悬浮到冒犯
他还擅长用东方现实平淡下的特殊美学效果讲故事。
如《汉江怪物》中女儿被抓,一家人回到商铺的家中吃饭,这时候镜头直接切入幻觉叙事,女儿还在他们身边,一家人平淡的吃饭,无任何交谈。
没有错层复杂的生活场景、没有景深制造的立体空间感,只有平淡的画面,用最现实的处理方式来刻画不可能出现的幻觉场景。
反而让人意识到,平凡的一家人生活起居的一天,便是最美好的期待与梦想。
除了艺术手法塑造现实主义美学之外,奉俊昊的故事内核也有种强烈渴望表达社会观点的原始冲动,真诚、贴切、发人深省。
还有奉俊昊的前辈——金绮泳,整个艺术生涯都在追求用逼仄紧致的空间,唤起将人 " 降格 " 为生物的动物性冲动。
寻找人类欲望原型的恶魔美学
俞贤穆——顶着韩国现实重压,以影像思考呈现人类本身的深层本质。
李沧东——让残缺的现实尽量有点诗意,但并不刻意美化。
而 " 复仇 " 作为 " 恨 " 文化的一种较为极端的外化表现,也是现实主义衍生的重要题材。
《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比如哲学出身的朴赞郁的" 复仇三部曲 ",从哲学的高度去探讨 " 复仇 " 这一命题。
《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