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34岁那年,胡歌对外宣布自己即将"休假"。
此后近1年的时间里,他剃了光头、蓄起胡子,只身一人跑到国外念书。在学校时,他自己洗衣、做饭、上课,他在考验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想试试不做"明星"的滋味。
事实证明,这个实验并不成功。
胡歌留学的消息传开后,"寻找胡歌"成了当地华人的业余活动。"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跑到了大街上,所有人都在找我",日子彻底乱套了。
麻烦频繁出现,胡歌逐渐意识到自己根本没办法独立生存。
他不会做饭,不懂社交,他甚至无法说服自己放下"偶像包袱",像其他留学生一样坦然地走在路上。
"我根本放不下原来以为能放下的东西。"
胡歌承认,他高估了自己,是时候回去了。
留学时期的胡歌
结束了短暂的"归隐",胡歌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在某次访谈时,记者问他对于未来的打算是什么,他回答:
"我现在看不到,因为前方的光太强了。"
留学计划失败后,胡歌打算直视心中的欲望。他不再回避"二次走红"后带来的烦恼和困局,他开始自省与修正。
胡歌选择了一种极为特别的方式前进,那便是"停下"。
置身水中的人是看不见水在流动的,唯有跳出、站到高处,才能看见水流向何方。
《琅琊榜》之后,胡歌迎来了一段时间的空白期。
他没有对所谓的"流量"乘胜追击,相反的,他选择静下心来等待,渴求遇见一部可以"将自己全部交出去的"作品。
他试探着走进了电影领域,《攀登者》《南方车站的聚会》《繁花》……他不断尝试扮演极具颠覆性的角色,鲁莽的、阴郁的、疯狂的,甚至是暴戾的,他一次次与电视剧中的自己告别,拼命在全新的领域开疆扩土。
在这个过程中,胡歌也曾多次产生自我怀疑,可每当这样的念头闪过时,他都会告诉自己:
"上天赋予每个生命个体的时间非常有限,若我们不为自己的命运疾走,生命的痕迹就显得太短浅了。"
胡歌知道,自己总要迈出这一步的。
胡歌《南方车站的聚会》海报
《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后,胡歌听到了很多声音。不同于此前一致的肯定,他也听到了一些类似"胡歌转战大荧幕是否成功"的讨论和质疑。
对此,胡歌早有预料,其实在拍摄电影前他就问过自己:如果这次尝试失败了,还输得起吗?
彼时他心底的回答是:哪怕输了也值得。
胡歌相信人生来便带着剧本,所以已发生的事无论是喜剧或悲剧,都有其必须存在的理由。
"登山的过程,不就是要先下去,才能登上另一座更高的山峰吗?"
如此想来,便也不存在"低谷"与"巅峰"了。
今年9月20日,胡歌39岁。
生日当天,如今已经很少在社交平台上吐露心声的他,写下了"花好月圆,成功奔四"为自己庆生。
文字之下,胡歌附上了少年时代与如今的对比照,时光一去不复返,容颜已改旧模样。
很多事情都变了,不变的是,他们都笑得很开心。
胡歌微博
最近这几年,胡歌变得很安静。
电影、公益、旅行、摄影、配音……人们不断在新的领域看见他,却很少听见他说什么。
他不再拍偶像剧了,也很少以古装扮相露面了,他甚至很久没有跨进过电视剧领域了。
他一直在和别人记忆中的李逍遥告别,也一直在和以惯性生活的胡歌告别。
"人生的路还很长,错了就是错了,但别趴下。"
胡歌一直在路上。
前段时间,《琅琊榜3》宣布开拍,在片方发布的海报上,艺人阵容一栏仅有"待定"二字。
这一次,胡歌还会回来吗?
鲜衣怒马李逍遥,昨夕绝尘去;
一叶扁舟梅长苏,何日君再来……
部分参考资料:
1、《鲁豫有约》胡歌专访(2007、2016)
2、《金星秀》胡歌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