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播出的《华灯初上》也是如此,虽然宣扬女性主义的作品很多,但大多数还停留在爱情这个相对 " 肤浅 " 的阶段,很容易重新回到玛丽苏的怀抱。《华灯初上》里也有对爱情的描述,不过她的内核其实是一群女人的群像戏,剧中展现出了每个女性的故事和彼此间的羁绊。剧中女性的辛酸、痛苦和挣扎,每个人物在经历的映衬下也更加的饱满鲜活。
毫无疑问,这种现实主义的题材让台剧上了一个台阶,也让台剧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台剧的文艺复兴
其实即使是偶像剧黄金十年间的台剧,题材也是很丰富的,不单纯的在校园和职场,像《终极一班》《终极一家》《霹雳 MIT》等包括灵异、悬疑、恐怖、动作在内的多种题材,台剧一直以来均多有涉猎。于是,元素大胆外加题材广泛,便成了台剧复兴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台剧的本土题材也在不断 " 出圈 "。像《俗女养成记》几乎是一部纯台语发音的剧,大量台南场景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用九柑仔店》故事与《俗女养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公都为台北上班族,阴差阳错之下,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是台语文化的输出。
这些本土剧除了有现实意义之外,也让观众看到了底层生活的真实一面,它虽然处处充满着窘迫和不堪、却又那么生动美丽,总能一次次重拾生活的信心,在生活的缝隙中寻找光和希望。
本土题材之外,Netflix、HBO、FOX 等流媒体平台的相继进入,台剧很快便解决了制作成本和播出平台这两个不断掣肘的关键因素。
2017 年,HBO 与台湾公视合作了首部全中文剧集《通灵少女》,一举打破了之前《痞子英雄》保持了 7 年的收视纪录。《罪梦者》《角头》是 Netflix 投资制作,《想见你》是 FOX 投资制作,《我们与恶的距离》则是 HBO 投资制作,今年的《华灯初上》也是 Netflix 出品的。
" 特殊 " 题材也是台剧复兴的一个 " 法宝 "。《永远的第一名》(豆瓣 8.3 分)《第二名的逆袭》(豆瓣 8.3 分)《远距离爱上你》(豆瓣 8.2 分),是耽美同性题材,今年播出的《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9.1 分)是百合同性题材,这部剧的情感非常细腻,它所讲述的爱情故事,没有爱到死去活来,而是既真挚又克制,汹涌的情感就藏在细节之中。
Netflix 等平台的支持、社会议题的探讨、特殊题材的讨论,都让台剧迎来了 " 文艺复兴 "。台剧已经从玛丽苏中逐渐走了出来,而内地剧还略显 " 悬浮 ",这场台剧的复兴也让内地的市场有了更多的警示,植根于现实,才能走的更远,影视市场也是时候沉下来了。
近期热文
,剧王花落谁家?
,4 剧集 " 大女主 " 混战!
才不是腰部演员!
商务合作 请联系:
18510712046(电话微信同步)
约稿/寻求报道 请联系:
tingting1521380492(微信 ID)
转载/加入社群 请联系:
15223389429(微信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