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 " 中国人帮中国人 " 的朴素心理,不少非韩粉因想支持这个在异国打拼的小伙子而入坑,为 SM 贡献了不少销量。尝到甜头的 SM 进一步押宝中国,宋茜成为首个韩国组合的中国队长,并且上了不少韩综刷脸;2012 年出道的 EXO,中国成员比例占 1/3,且有专门面向中国市场、唱中文歌曲的天朝小分队;不设成员上限的 NCT,也有多名中国成员。
但随着限韩和中国本土偶像产业崛起,李秀满的中国路线遭遇滑铁卢。NCT 与威神 V 的影响力多局限于 SM 家族饭。新女团中担任主唱的宁宁虽来自中国东北,却也没能获得多少中国老乡的关注。
失去中国市场的 SM 这几年很不如意,除 aespa 刚有起色外,其他组合距离大红总是欠了口气。被称为 " 最后王者 " 的 EXO,则正经历着成员陆续入伍人手不齐,以及成员奉子成婚、哥哥变奶爸的内患。
危机直接反应在股价上。韩国证券交易所今年 5 月 4 日宣布,由于业绩不佳和股权损失增加,SM 娱乐和 YG 娱乐均已从蓝筹公司降级为普通中型企业。
2020 年是 SM 的至暗时刻,净亏损 803 亿韩元。既没法像死守本土的 JYP 一样,靠国内粉丝续命;也学不来进军欧美的 YG,有海外市场回血。至于 YG 被降级,则与李胜利事件的连锁反应导致净利润和 ROE 急剧下降有关。
反观进军欧美成功的 Big Hit 正是春风得意,此时忙着收购小公司巩固护城河。虽说 Big Hit 存在对 BTS 过于依赖的问题,但并不妨碍其向着新 " 三大 " 冲击的势头。
有了 SM 与 Big Hit 两家公司发展现状的鲜明对比,韩国不少公司开始主动迎合欧美审美及政治正确。比如 DR Music 旗下的女团 Black Swan,同样是跨国组合,却并未选择亚洲成员,而是找了一位巴西女孩和一位比利时籍黑人姑娘,搭配两名韩国成员成团出道。该组合在比利时人气颇高,并接受当地新闻节目采访。
韩星与中国市场一别六年,无论是韩国本身的造星方向还是我朝大众的审美口味都已渐行渐远。韩娱从过去的 " 大众流行符号 " 变成了 " 小众圈层爱好 ",那些追韩剧、追韩星,为了欧巴欧尼尖叫呐喊的日子,就像短暂的青春岁月一样,一去难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