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全身心投入脱贫事业,她在包里备着葡萄糖注射液,来不及吃饭时,就喝点葡萄糖补充体力。
分明离家并不远,她却一直与家人聚少离多。
2019 年 6 月,父亲病重卧床,她急忙赶回。
当晚暴雨突发,黄文秀担心村里发生洪灾,便深夜驱车,逆行回村。
返程途中,她不断询问村里的情况,提醒大家做好灾情防范。
可她唯独,忘记了自己的安危。
顷刻间,山洪爆发,道路被吞没,黄文秀不幸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30 岁。
黄文秀牺牲后,当地干部去她家慰问,才发现:
" 她家里三年前才刚刚脱贫,她的父亲身患肿瘤,做过两次大手术,母亲下肢残疾,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
黄文秀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家里的情况。
或许是因为,她早已习惯,将更多人的利益,放置于个人小家之前。
用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这是她用生命写就的誓言。
共同富裕的路上,有无数人如她一般,目光如炬,内心滚烫,栉风沐雨,跋山涉水,只为一片滚烫的赤子之心。
舍小家为大家,这是无数扶贫人的缩影。
短片《妈妈的请假条》里,以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位扶贫女干部的故事。
点击查看短片
处在扶贫一线的母亲,给儿子写过许多请假条:
缺席儿子的开学典礼,因为要陪村里的孩子们;
假期不能回家,因为要帮乡亲们修路;
无法照顾发烧的儿子,因为村子的工作没有完成;
过年要留在岗位,因为要帮乡亲们张罗过一个好年……
" 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亦心安。"
她是人民眼中的平凡英雄,可又何尝不是一位心系儿子的普通母亲。
思念在心里绵延千里,她却只能对儿子说一句抱歉。
短片最后,趁新年之际,儿子忍不住去寻找母亲。
借由儿子的视角,我们看到,曾经贫困的山村,终于露出崭新的面貌。
这是她们坚守的意义:
扎根一线,用青春韶华,换农村新风景。
默默坚持,与穷山恶水相斗,逼其变成世外桃源。
这也是全体扶贫工作者的共同信念——不计付出,尽心帮扶,敢叫日月换新天!
她们以双手
改写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