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今天,女性早已不再是被领导的角色,她们也能主动探索,在更宽的领域实现人生价值。
她们以故事
启发更多女性
她姐上面提到的《妈妈的请假条》和《小丽相亲记》两个短片,是今年黄河奖 " 共同富裕 " 主题特别奖的获奖作品。
作为中国公益的最高奖项," 黄河奖 " 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是唯一一个经中央批准,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同意设立的公益广告赛事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 34 年。
在今年的黄河奖参赛作品中,涌现出大量关于 " 共同富裕 " 主题的优秀作品。
因此,黄河奖与腾讯 " 我是创益人 " 强强联合,共同设立黄河奖 " 共同富裕 " 主题特别奖,以广告创意叠加公益力量,让 " 共同富裕 " 的故事,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去影响更多的人。
经过权威专家的科学评审、层层筛选、优中选优,《妈妈的请假条》和《小丽相亲记》等作品脱颖而出。
在这两部获奖短片中,她姐看到女性坚韧向前、永不屈服的力量。
在贫瘠土地上坚持扶贫、在层层阻碍下寻找致富之光的她们,值得被看见,也值得被更多人关注。
而荧幕上她们的故事,也将给予更多女性以鼓舞和启迪。
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或许就会对一位女性的人生,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场来自女性的励志突围,或许就会让更多女性汲取养分,描摹成她们自己的人生。
多年前,央视一套有一则公益广告,画面中一个穿红棉袄的女孩,在雪地的原野翩迁起舞,画外音是:"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荧幕前,来自北方平原的农村女性刘小样,便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她不甘于只有洗衣做饭的生活,渴望寻找自己的舞台。
2001 年,一档妇女综艺节目开播,一直给台里写信的刘小样,吸引了主持人张越的注意。
张越去采访刘小样,与她同吃同住三天。
从职场女性张越身上,刘小样看到了女性的另一种人生打开方式:
原来女性也能经济独立,原来女性有思想有梦想,也能被允许和尊重。
两人分别后,这次相遇的魔力继续发挥作用。
刘小样自学普通话,找了第一份工作,她去过贵州打工,也去过西安跟女儿同住。
即便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但至少她尝试过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扩宽了自我世界的疆域。
更奇妙的是,刘小样的人生故事,也映照并鼓舞了更多农村女性:
" 多年后,张越在国外出差时,遇到一位女导演。
对方称自己来自贫困地区,受‘刘小样’激励,努力学习、考大学、进外企工作,又出国留学、结婚,现在欧洲做纪录片导演…… "
人只能过自己可以想象得到的生活,公益广告里的女性故事,可能便成为某个女性的人生样本,成为她未来生活的积极预示。
她姐看到有数据称:
"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女性的人数日渐增多。
如今全国有 8700 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 4700 万留守妇女。"
人们关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却鲜少有人关注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农村女性。
被忽视的她们,早该被看见了。
今天,我们传播《妈妈的请假条》和《小丽相亲记》等公益短片,是一次对扶贫干部、致富女性的无声加冕,也将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启发更多女性去开启崭新的人生。
每一个「在看 + 转发」,都如同女性之间,一次火炬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