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空间,有着三和大神般的招工现场、富士康似的蝼蚁换班、路边打鸡血的地产销售,永远在下雨,早晚高峰密密麻麻的人流……
"乡镇—城市"平行剪辑下,阿娟的命运也从烂漫无忧的童年,堕入庸庸碌碌的打工命运。
不仅做出了地域感,而且让观众也代入了为主角前路忧心的情绪。
不得不提一嘴舞狮文化。
南派舞狮又被称为"醒狮",因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东方睡狮,醒狮意寓着中国觉醒了。
"中华觉醒"是黄飞鸿时代的宏大叙事,是抵外辱而自强不息。
但本片更像在讲黄飞鸿三个徒弟——梁宽、牙擦苏和猪肉荣,他们是市井贫民,舞狮绝算不得阳春白雪的爱好,也要为生计奔波。
人们都记得黄飞鸿抵抗侵略,很少知道他也为养家糊口而难,去世时都无钱下葬。
阿娟师徒四人的舞狮,表面上如海报所说是"病猫崛起,烂泥发光",其实对抗的是那个既定的"什么人做什么事"的天命。
电影用舞狮人在高桩上的腾、挪、跳、跃,展现狮子喜、怒、哀、乐、盼、寻等姿态,时而活泼,时而激昂,栩栩如生。
尤其是狮子的毛发,很多国产动画都考面片、贴图完成,而本片每一根真实的、质感昂贵的毛发就是一点点精心渲染而得。
最后舞狮大会上上百只雄狮,黑张飞、白马超、黄刘备、红关羽……毛发如何控制,被水打湿是什么质感,主创团队都精益求精,做了大量的研究。
一度民俗电影如《百年朝凤》,总在讲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没落,故事自带疼痛。
而《雄狮少年》的叙事却是昂扬的,就好比传统文化也可重新定义为"国潮",而被新青年追捧。
显然宣扬舞狮文化的作用达到了。
自电影上映以来,她姐在网络上集中看到了超过之前所有份额的舞狮场面,甚至种草了一个叫《舞千年》的节目。
这证明多元的作品是更有生命力的,让人得以换一种呼吸,看到另一片洞天。
还是提一嘴饱受争议的人物造型,其实主创在创作时就有4点要求:1去滤镜,2去网红审美,3去美漫酷帅风格,4去日漫美萌风。
也许造型夸张过火了,导致人物都不好看,有争议可以理解,但诚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审美偏好各有不同,可以讨论艺术创作的方向,没必要上纲上线。"
辱华本是对西方文化霸权、审美霸权的评判,应当一致对外。
这让她姐恍惚中想到了电影《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醒狮变成了国人内斗、自相残杀的由头。
黄飞鸿只好亲自上阵,夺得魁首,并留下铿锵有力的话:
为了显我民神威而举办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