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然后,阶级依然没有跃迁,少年奔赴上海,做下一个城市森林的蝼蚁。
仔细一想,《雄狮少年》表面上是一个追逐舞狮梦的故事,其实是关于放弃舞狮的故事。
片中有三个狮头——咸鱼强为妻子家庭做起了小买卖,不再是活狮子。
少女阿娟因父亲和社会偏见,回到固有轨道,成为城市的中产白领。
阿娟为父亲救命治病,踏上了进城务工的不归路。
年龄、性别、境遇都是独木桥上的拦路虎,命运之残酷、世事之无常、外力不可控,正因如此,少年那差点放弃、最终没能放弃的一丝心气儿,才尤为高贵。
这难道不是更加高级的造梦吗?
摆脱了童话、摆脱了周星驰式天降神掌,已然知晓阶级鸿沟、生活苦涩,还不放弃做梦的权利,依然相信李白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另一个叫
"阿娟"的女孩
作为有女性主义自觉的影迷,她姐很难不注意到另一个叫阿娟的女孩。
她的出现其实在二次元套招里又被称作"天降少女",她在第一次危机中拯救了少年阿娟,并把舞狮梦植入到少年心里。
废柴联盟的几个人,一个弱一个丑一个肥,都为有着传统男子气概的男性所不齿,包括蝇营狗苟的咸鱼强,他们都是"去势的男性"。
他们被放在了与女性一样的位置上,被霸凌,被传统舞狮文化排除在外。
少年阿娟再次见到少女阿娟,恰好是在二次元里被称作"灵魂暗夜"的时刻,两个阿娟几乎都放弃舞狮了。
不同的身份,同样的梦碎,乡镇打工少年和都市中产女性,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这一刻他们达到了共情,人类的悲喜,偶尔相通。
少年在舞狮大会上大放异彩,他一定也是背负着少女阿娟的梦想。
只是希望下一次,少女阿娟能够亲自站在高桩上采青。
影评人梅雪风这么评价《雄狮少年》的可贵之处:
"它提出了一种更不功利的理想主义,它并非关于吃饭赚钱,而有关于自己的存在。它不是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不是底层人士对社会上层的颠覆,而是一种证明:我们能超越自我。"
这让她姐想到了前年看过一部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主流世界一直把杀马特看做亚文化、看做某种"景观",去消费、去调侃、去标榜、去装点自己。
其实杀马特是一群社会最底层、最边缘的农民工青年的社交方式和宣泄口,有其绝世独立的生命脉搏和美学。
而片子出来后,有"学者"表示,受到过更多教育的人们应当肩负起向他们普及审美的义务。
这点自由都要被审判?这是关于底层工人能否有做梦的权利。
今年8月3unshine解散了,这个存在本身就足够朋克的普通少女团体,却是一群普通人的精神慰藉。
有特稿采访了解散后的3unshine和她们的粉丝,故事里写满了"出身普通、长相普通、天资普通的全方位普通人,在这个时代还能不能被看到"的诘问。
但文章的高赞评论竟然是,果然还是读书改变命运。
学历是获得尊严和体面的唯一路径吗?这是关于普通人除了接受命运按部就班的安排,能否做点出格的事情。
今年11月,一个思考海德格尔的农民工引发了文化界极大地震动。
有文化批评学者,绞尽脑汁了证明着"得承认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太不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