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已经迎来了大结局,不得不认同之前那些种种唱衰预言——
该剧离一部优秀的探案悬疑作品仍有相当的差距。
不过,剧虽有瑕疵,陆爷却依旧记住了一个角色,那就是不良人高秉烛。
"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原本说得是及时行乐、不枉此生。
可高秉烛却是在这世间最幽暗深处的那一点烛火——
我于风中摇曳,
而誓死不熄。
不良人是生活在神都里最底层的人,终日不得见白昼,高秉烛带着几个兄弟偷溜出不良井想见见世面,却惨遭屠戮,只唯独剩高秉烛一人活了下来,被所有人所仇恨、唾弃。
自此,他便成为了一个 " 活死人 ",人生除了复仇,就是复仇。
这样的高秉烛,活脱脱一介反派模样。
癫狂狠戾,不择手段。
为追查线索,他潜入大牢,面不改色地直捅春秋道策划谋反者 3 刀,表情入魔神色乖张,让人不寒而栗。
他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为了诱出敌人,他主动认罪,遭遇严刑逼供,浑身伤痕累累,却不曾吐露只言片语。
时刻想着以命相搏的高秉烛可用二字定性:疯批。
可在冷漠、狂暴的外在之下,高秉烛这角色的内核却是柔软而温暖的。
哪怕自身被追捕且性命难保之时,却依旧不忘搭救遇到危险的孩童;
当他遇到同样武力值爆表的武思月,渐从互相敌对到暗生情愫,明知不可动情,却抑制不住的动心。
不知不觉间,高秉烛的底色浮现,幽深混沌的墨色之下,竟是一眼览尽的白,极尽复杂,又无比单纯。
这一角色矛盾而撕扯,在两极之间是无尽挣扎,想要演好不容易,可难得的是黄轩他做到了。
说来讽刺,作为男一的黄轩,表演打动、感染观众,为人物带来了质感与灵魂。
但在该剧的营销热搜上,却几乎" 查无此人 "。
可一直以来好像黄轩都是如此了。
唯一擅长且在意的只有一件事——演戏。
36 岁的黄轩,正值事业黄金上升期,却如同拥有一颗 " 苍老 " 的灵魂:静而无争, 安然自若。
正如陈凯歌所说:
" 黄轩,是一个比较少出现在公共场合,也不参与太多应酬的演员,比较低调,令人着迷之处就在于他的神秘。"
而正是这份神秘,却让人更加想了解他。
1985 年,黄轩出生于甘肃兰州,9 岁跟随父母到了广东潮州,之后又辗转到陕西咸阳。
12 岁,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的黄轩,日子过得更加颠沛流离。
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他经常伴着一个闯入者,格格不入,被排挤、被孤立,如油游离在水之外。
敏感、内向、孤独、忧郁构成了最初的他。
当时的黄轩,可以倾诉的朋友是宿舍门口的三棵树,真实如他为每一个树都安排了角色," 一棵讲学习上的烦恼,一棵讲情感,剩下一棵讲友谊。"
读书时,黄轩成绩不理想,本想考舞蹈特长生,却因负伤而不得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