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过这一行的都知道,采访、拍戏,最耗时的部分是——等。约的晚上8点采访,等剧组安排妥当,采访完已经快两点,回到北京的家里已经三四点,周涛7点半还能赶去台里上早班。
小姑娘从体育节目、戏曲节目到老年节目、少儿节目……都做过,周涛后来戏言:只有一个部门没有合作过,就是行政处,因为他们不做节目。
职业生涯之初,不挑活儿,打下的业务基础,会在以后一点一点反哺自己。
照周涛这个"又红又专"的路子走下去,成为北京台当家花旦指日可待。
但是,下一个机会来了——1995年,《综艺大观》邀请她去主持。
作为国内第一档综艺,《综艺大观》曾让杨澜自信心受挫……
(1999年《综艺大观》最后一期,杨澜和周涛联袂主持)
在倪萍接棒之后,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当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综艺大观》俗称"小春晚",春晚主持人的选拔,就是从《综艺大观》的主持人里挑。
前有一座大山——当时的央视一姐倪萍,同批还有两个女孩跟周涛PK 。
做到第三期,只留了周涛,之后加入男主持人,央视也很看重《综艺大观》。
央视VS北京台都想要周涛,前东家甚至送她出国学习、许诺她当导演、当制片人。
而周涛的考量是:一边可能有1000万观众,另一边可能有几亿甚至几十亿观众。
明确目标,想通之后,1995年9月,周涛就去了央视,主持《综艺大观》。
刚进台里,1996年,周涛就上了春晚,不过在西安分会场。下一年,周涛就站在央视演播大厅主持春晚了。
这个蹿升速度,朱军都羡慕。
但周涛有自己的心结。
因为《综艺大观》是在倪萍手里火起来的,大家也熟悉了倪萍的主持风格,甚至撰稿都是专门为配合倪萍,量身打造的。
所以头两年,在倪萍的盛名之下,周涛没法发挥个人特色。
1997年8月,周涛接到导演陈雨露的电话,邀请她去野三坡体验蹦极。
在没有真人秀的年代,蹦极又是新鲜事物,周涛这勇敢一"跳",让《综艺大观》一改倪萍式抒情沉稳,有了青春与活力。
那期节目的收视率不错,周涛也如愿拿到话语权,可以沟通台本,按自己的方式说话、做节目了。
周涛在《综艺大观》做了五年,从101期到200期,总共100期。
在30岁不到,就上过春晚、有了代表作,对谁来说,都够本儿了。
但周涛最在意的,还是三个字:话语权。
这三个字,她不止一次表达过:当主持人,话语权不够,表达也不够。
所以她在2000年做了公益节目《真情无限》,有心转往幕后。
08年北京奥运,周涛已经在奥组委工作了,8月8号,在鸟巢现场解说奥运会。
讲到活字印刷的部分,周涛刚脱稿说了几句,就被台长cue 到:周涛,按稿子说。
"话语权"让位于纪律。
2009年1月,周涛回到央视,在文艺中心当副主任,职位与话语权齐升。
在周涛进出央视那几年,外界渲染更多的,是她跟董卿的"一姐之争"。
毕竟董卿更年轻、造型更洋气,搭档李咏不管造型还是风格,都比周涛的CP——朱军 更有个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