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追《对手》追得津津有味,正是因为它用同类题材中极少有人敢写的当代都市做背景,刻画出这么一对完全有别于好莱坞式"真·史密斯从不回头看爆炸"的间谍夫妻。
他们确实能潜伏在你我身边十几年而不被察觉,却也在上线幺鸡失踪、工资被一再拖欠、连出任务都得自己往里面垫钱的孤立无援中产生自我怀疑:
两口子哪天要是病了或者被抓了,"他们会管咱们吗?"
大胆把间谍设为故事主角,用琐碎日常来展现这一特殊身份对人的肉体精神双折磨,《对手》这些家长里短戏只是看起来简单,要撑起人物、要说服观众,还不能让他们觉得乏味无聊……表演难度是翻倍的。
单一个丁美兮就有"母亲""教师"和"间谍"三种状态,多重身份切换自如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老师是随时都能回答学生疑问的,耐心又有条理
但对着李小满,她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关切和着急
当间谍时差点丧命的挣扎
《对手》集齐了一大帮好演员:文艺片女神、金鸡影后、话剧小王子和一看脸就觉得背后发凉的"李丰田"……但戏疯子们都被這戏给逼上了"绝境"。
绝到什么程度呢?观众都觉得戏好的郭京飞会"自卑":
颜丙燕夸他演得不错,郭京飞的反应却是"你和谭卓是不是一直看不上我?"演戏就是猫鼠游戏,对于这些本就能演的好戏之人,大家彼此影响、互为补充,完完全全地投入到了《对手》的世界里。
区别表演质感的从来不是表现载体,而是如何撇开一切,心无旁骛地沉浸眼前的角色。在这一点上,很难不说是全情入戏的谭卓点醒了对手戏演员,创作应有的态度。
叫救护车虽然夸张,但谭卓就是那种感受型的演员,每次拍戏前会做大量案头工作,挖掘出人物所有信息来构筑一个具体的、能被还原的生活的场景。
为了角色,谭卓也肯吃苦肯付出,当初拍摄《我不是药神》就练舞练到手脱皮、右脚脚踝软骨碎裂(不可逆的),膝盖和手腕都有轻微骨折以及严重磨损和积液……
我记得我还写过这一段,因为电影里需要用到舞蹈的戏就三分钟,酒吧里人声嘈杂,大家嗨的是气氛而不在细节的,为这个搞出一身伤病似乎有点不太值得。
但谭卓是觉得,思慧是因为长期欺负自己的领班在程勇的钱的支配下笨拙地跳起了舞,她因此解了气,像是在苦难之中吃到了一点点糖。那么钢管舞戏对塑造思慧如何被生活困在底层动弹不得,是很重要的,这舞必须好好练。
都说《延禧攻略》 比起她之前的文艺片来说太"速食"了些,但高贵妃是个自己搭台自己唱的昆曲爱好者,从没接触过戏曲的谭卓也只能找老师教完再反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