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时间,舆论滔天。
她姐本以为,舆论的走向是:为什么!
为什么疫情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卫生巾这样的女性生理期的必需品,每次都会成为话题,却依然没有被纳入防疫必需品中。
先是武汉。
女性医护人员在前线支援,但因为条件限制,碰上生理期,血和尿都混在一起!
再是通化。
超市关门女医护买不到卫生巾,外界募捐的卫生巾也送不进前线,因为女性经期用品不在防疫物资清单中,无法走绿色通道!
再是郑州。
再到如今,轮到了西安。
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和检讨吗?
但令人迷惑的是,事情的走向截然相反。
不是反思,而是指责。
指责的矛头,对准的也不是相关防疫准备工作。
而是,这位因为没有卫生巾在经期无助哭诉求助的女性。
发言的荒谬程度,跟两年前如出一辙。
两年前他们说:
"人命都保不住了,还关心你裤裆的那点事。"
两年后他们说:
"一点点小事,搞得就像天塌了似的。精致利己主义在作祟。"
"典型的社会主义巨婴。"
"不知道的人以为下一秒就要饿死了呢,弄半天就是卫生巾没有,至于么。"
"她咋不让志愿者给她喂奶呢。"
有其他女性替她发言也被一并划为一类,转而上升到了整个女性群体。
"中国的女性太多被宠成巨婴了。"
巨婴、精致利己主义、小姐作派……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的不是卫生巾,而是有米其林三星的牛排香槟和贴身管家服务呢。
无数言论掺杂在一起,汇成了两个刺眼的大字:
矫情!
毕竟,他们看来,根据生理构造来讲,月经是可控的。
所以你说经期血流成河是矫情!你说需要卫生巾也是矫情!
在他们看来,卫生巾不用天天用,一个月十片左右,一包可以用一个月。
所以,你需要很多卫生巾更是矫情!
看到这些,她姐想起,彼时以为是常识,后来才知道,很多男性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月经是蓝色的。
因为电视节目中的卫生巾广告,都是蓝色的。
她姐竟分不清,这到底是傲慢还是无知。
傲慢地以为,只要跟我无关/跟我所在的群体无关的,就不值一提。
提及了,就是不顾全大局。
无知地觉得,虽然我不来月经,但我一定对月经了如指掌。
说了我不懂的地方,那就是你夸张/矫情/精致利己主义。
真是让人哑然失笑。
她姐无意过多聊这类人的傲慢和无知。
我更想聊这类思维误区背后的根源——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月经被污名化久矣。
谈月经是矫情;
需要卫生巾是巨婴、精致利己;
呼吁把月经用品加入防疫必须品,是打拳。
污名它、忽视它、抹杀它……
总之,否认月经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这一套污名月经的套路,我们可太熟悉了。
因为以往向来如此,只是话术不同。
特别是在性别极度不平等的国家和地区。
比如,印度。
月经这一正当的生理现象,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负面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