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在商业性和作者表达上,达到了相对聪明的平衡。
她在一个极度共情的故事里,秘密地塞了一点自己想说的话。
我觉得我就是那个贵州大厨,特别想让大家都高兴,让大家都懂。但是,我能力有限,众口难调,就是炒不好湖南菜的辣椒炒肉。
尽管开始思考商业的影响力,开始在乎更多观众的理解。
但曾赠就像那位贵州大厨一样,更想炒出自己的风味。
所以结尾,贵州大厨把好不容易炒 " 正宗 " 的辣椒炒肉,扔进垃圾桶 ……
不过,讲完这些略带冒犯的话。
曾赠又笑着说:
当然,饭店生意好不好,厨师有一定的责任。尽管我未必能炒好,但我依然愿意炒好。
04
经过几个短片紧张的拍摄过程,曾赠的成长是,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法则。
在商业和表达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很多人眼里,商业是一种结果论,好像只能以票房论英雄。
可在曾赠眼里,商业只意味着,你需要找到大家最关心的东西。
我始终认为,本土类型需要我们创作者自己去开发。要么基于自己的文化,要么就是基于大家最关心的现状。
而表达,也不是只强调自我。
作者就是自我,因为作者也是人,是在时代洪流下挣扎的人;而表达,就是你如何说出 " 我懂你 " 这句话,且让观众相信它。
姜文曾经说过,最好的导演是你有话要说还能说得很响亮。次一点的,就是你有话要说,但说得磕磕巴巴。最傻的,就是没话说,你说得还特流利,特漂亮,话术特别高。
Sir 理解,杨超之所以说曾赠可贵,正因为她不仅捣鼓类型片的外框,更在于这外框里裱着的是 " 有话想说 "。
哪怕,现在还处于 " 说得磕磕巴巴 " 的状态。
这依然是一个创作者,最稚嫩也最可贵的初心。
采访中,曾赠一直说,导演只是一个职业,她特害怕把导演标到梦想的高度。
可在《爱情》公映结束后,她说漏嘴了。
" 爱情这个东西非常飘忽,一方面你非常渴望,一方面又非常绝望,但是绝望过后还是渴望,到最后你其实心里还是愿意相信。"
你以为,她只是在说爱情?
Sir 明明留意到,她不小心提到一个关键词:
梦想。
也许现在的她,比起把电影当作树洞,更想让自己,成为更多人的树洞。
我觉得参加这个节目最大的收获就是收到了好多好长的微博私信,就很像一个树洞,打开了观众心里的某个部分。
在节目上呈现的几个短片,当然不是最完整的状态。
但 Sir 欣喜看到。
这位青年创作者对观众的理解,已经从一个圆心散开来,变成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观众跟创作者,我觉得没有隔着那么大的壁,而且很多问题,误解,偏见,并不是个体决定的,很多时候是这个时代决定的。
我只是时代裹挟的小人物,所以,我就尽力打破这个壁吧。
说到未来计划,曾赠的描述光听着就挺有意思。
她的第一个故事,也许不是电影,而是跟传递娱乐合作的,一个关于真人秀的职场剧。
《她的法则》。
职场剧我们已经见过太多假模假式,曾赠会给这个类型带来新的改观吗?
从她的描述中,Sir 听到的依然是" 有话想说 ":
真人秀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我站在台上在被大家观察的同时,我也在观察大家,所以我的剧本讲的就是这种真人秀的生态,媒体与舆论,会讨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就像那个在节目上一边实时看数据,一边放肆试错的自己。
曾赠一如既往喜欢尝新,渴望挑战,甚至对 " 失败 " 也无比向往。
大概,这就是她对商业,对本土类型重新开发的理解。
即便已经离开电视媒体很久,她却不太想在电影和电视之间划出个什么等级。
唯一想做的。
就是尽力在商业性和作者表达之间,找到那座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平。
然后,再成为一个能拥有更多同类,更大的树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