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美国第一位凭外语片获得奥斯卡影后的外国女演员。
当时同台竞争,还有《蒂芙尼早餐》奥黛丽 · 赫本。
这部影片,成为了索菲娅演员生涯的分水岭。
从 50 年代末开始,伴随着意大利的「经济奇迹」,索菲娅继续奉献出大量的意大利经典电影。
《昨日、今日、明日》(1963),《意大利式结婚》(1964),《第二个月亮》(1970),都是「铁三角」组合的经典作品。
索菲娅在此阶段的表演也更加娴熟精湛。
不论是泼辣的农妇,空虚的富婆,还是善良的妓女,都信手拈来,诠释的淋漓尽致。
70 年代以后,索菲娅回归家庭,逐渐息影。
到了 2020 年,索菲娅的儿子爱德华多 · 卡洛成为了导演,拍摄电影《来日方长》。
86 岁的她鼎力相助,在片中饰演女一。
此片让她第七次获得意大利大卫奖影后桂冠。
能在这个年纪有如此出色的表演,实在令人敬佩。
不愧为意大利国宝级表演艺术家。
索菲娅 · 罗兰曾说,自己的一生有两大幸运。
一个是出生贫寒,另一个是拥有智慧。
出身贫寒,使得她过早的承担起养家重任。
再加上她私生女的出身。
造就了她的早熟、严肃和理性。
这让她不论对待好莱坞还是成名,始终保持冷静。
「在好莱坞迷人的王国背后,隐藏着一些粗俗怪诞的一面。
我拒绝与之有任何关系。」
那张和简 · 曼斯菲尔德的著名合照,体现了她对好莱坞的态度。
事后采访时,索菲亚揶揄说
「我很怕她的胸会掉到我盘子里。」
索菲娅 · 罗兰的童年过得非常悲惨。
那个年代的意大利,非婚生子是天主教会最严重的罪孽,人人唾弃,邻里不齿。
私生女的身份,让她饱受同伴的奚落和侮辱。
因此她性格腼腆内向,十分害怕见人。
1940 年,二战的炮火,也烧到了那不勒斯。
6 岁的索菲娅核家人,每天晚上都要拖着垫子,挤进漆黑的铁路隧道,以躲避频繁的轰炸。
每天早上回家,都能看见路上遍地的瓦砾,和满身血污的人。
令索菲娅更难忍受的,是漫长的饥饿。
索菲娅母亲甚至要向路人乞讨,才能有食物充饥。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索菲娅骨瘦嶙峋,面容苍白,被其他孩子嘲笑是「牙签索菲娅」。
战争终于结束,索菲娅一家人的日子也渐渐好转。
14 岁的索菲娅,仿佛一夜之间奇迹般的发育了。
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丰满的白天鹅。
她走在街上,生平第一次听到了男人的口哨声。
彼时,刚刚经历战争的意大利,兴起了著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浪潮。
声名鹊起的大导演们,此时更喜欢使用非职业演员。
一时间,意大利兴起了各种选美比赛,以挑选有潜力的新人。
索菲娅的母亲在年轻时,曾一心追求演员梦。
现在她在索菲娅身上,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于是她将家里的窗帘做成礼服,送女儿去参加那不勒斯选美比赛。
意外的是,她居然入选了十二强。
虽然没拿到冠军,但母亲依然备受鼓舞。
她决定集中精力,将女儿培养成为女演员。
正是此时,她遇到了后来的丈夫卡洛 · 庞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