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部付费会带来什么?
近些年来,人们可能隐隐约约感觉到那个熟悉的、以免费分享为基本精神的互联网世界正在远去。但是另一方面,一个人人可以凭借作品、凭借一技之长变现的 " 创作者经济 " 时代正在到来。
不仅许多平台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创作者变现、刺激创作者参与内容生态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也可以将数字艺术作品资产化,令其不可篡改复制,从而具有收藏价值,甚至也可以限量发售、拍出天价。2021 年 10 月,苏富比拍卖行的秋季拍卖会上,王家卫的首个电影 NFT《花样年华——一剎那》便以 428.4 万港元完成交易。
这部短片时长仅有一分半,只发行了这一份。最终能拍出高价,显然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这位名导、或者出现在其中的名演员的光环。
以更传统的方式、在视频网站付费观看的《零点零一公分的距离》也是一样。3-6 元的价格购买两天的有效期限,而且页面特别标注了是 "应版权方要求完整版需付费观看"。有网友不能理解,但粉丝更多甘之如饴,付费只为再次领略张国荣的风采。
那么问题来了,尽管有着种种限制,长视频有没有希望通过让平台后撤、让创作者走向台前的方式来追赶这股潮流,化解过去的恩怨,以另一种方式拉动付费?
毕竟,之前硬糖君也聊到,编剧主动起义、导演被迫出道,正在成为剧集领域的新现象。一些幕后工种受到的关注与审视,产生的粉黑效应不亚于演员明星。对于剧中角色、对于参演演员,这一届观众更是爱憎分明,往往拒绝端水。
单部点播加分账模式,很大程度上是能够赋予付费行为 " 投票 " 意味的,让用户得以表达对具体作品的支持或者不支持。甚至我们可以大开一下脑洞,将打赏或者打榜的方式挪用过来,让用户对于不同工种的工作成果进行表态,让 " 给摄影师加鸡腿 " 这种调侃变成现实。
问题是:目前平台与业界是否有勇气、有条件、彼此有足够的信任去打破 ToB 模式的路径依赖,任潮水退去,在 ToC 模式中接受更严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