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会上,皇帝、官员、百姓都会逛街观灯。
就连平时执行夜禁的禁卫军,也可刀枪入库,自行观灯游乐。
不仅规模浩大,并且非常有文化氛围:"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
元宵之夜,数百名诗人竞相赋诗。
景云二年元宵灯会,长安安福门楼的灯轮更是高达二十丈(66 米),披饰锦绣,镶嵌金玉,共计燃灯五万余盏。
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也曾:
" 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26 米),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
并且,灯轮制作工艺极佳。
唐玄宗年间,制灯技术已经可以达成:" 白露转花,黄龙吐水,金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皆灯也。"
气势磅礴,瑰丽多姿。
灯会之盛
宋代时,元宵灯会更是成了举国之盛。
京城之外,灯会还遍及全国,就连最小的集镇也会元宵张灯。
宋太祖也将元宵法定假期,由三天增加到了五天,鼓励全民同乐。
并且规定" 凡来御街观灯者,赐酒一杯。"
相比于唐朝之大,宋朝灯会更追求灯品的精巧。
" 百艺群工,竞呈奇技。"
制灯人往往将兽角、翎毛、琉璃、丝绸巧妙运用,将灯造成牡丹、莲荷、曼陀罗等形状,还有屏风灯、佛塔灯、鬼子母灯 ...
并且随着宋朝火药科技进步,烟花也开始大放异彩。
时值灯会,满街火树银花,流光溢彩。
巨型彩灯也不再局限于皇家,汴京开封的市井街头,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
有人用辘轳把水引到灯山最高处,然后 " 逐时放下,如瀑布状";
有人用草把扎缚巨龙," 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蜓,如双龙飞走";
有人在闹市放置 " 树架 "," 纸糊八仙乐伶,悬于枝干,风动宛若飞仙"...
在这样朝野同乐的氛围下,元宵「灯市」也应运而生,舞蹈、杵歌、傀儡,各种街头表演无所不有。
流传至今的猜灯谜也开始出现。
灯市绚丽多彩,热闹非凡。
往日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元宵灯会也得以解禁,开始结伴游玩。
她们也与无数元宵作诗的才子相遇,猜灯谜、吟诗作对,催生了无数引入遐想的爱情故事 ...
深廊里,河畔边,灯火阑珊处,欢愉及良时。
再到明清时节,元宵灯会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采。
国家法定假期,更是从 5 日延长至 10 日——
" 元宵节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驰夜禁,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宴。"
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言:
" 只见香烟缭绕,花彩摈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自贡灯会
除洛阳长安开封这些旧时京都外,自贡灯会自南宋起,也颇有名气,且很有地方特色。
常引得外族前来观灯:
" 西人来观亦欣然, 京沪所不见也。"
1964 年,自贡市也主办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