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青年演员,就是谢娜。
2000年,谢娜做《快本》的临时主持。主持没几期,就被观众骂走了。两年后,她又以"叶子"的名字主持外景。观众依然不满,给湖南台打电话说让这女的滚蛋。被何炅安慰许久后,谢娜遗憾退出。
2004年,李湘离开,谢娜再次以吉祥物身份回归。当时《快本》身处危险边缘,台里就策划了一场投票,让观众在何炅、谢娜、维嘉中选一个留下。上演了一场年度虐粉大戏。最后,何炅胜出。台里又按"超女"的噱头弄了个主持人大赛,让谢娜、维嘉做评委,选出了杜海涛、吴昕。随后,干脆把这俩人和之前三人绑在一起,推出了一个五人成团的"快乐家族"。
很多人怀疑,这场大戏,是湖南台自导自演的。
「快乐家族」
而在"一姐"缺失后,汪涵的及时出现,把湖南台带入了"双一哥"时代。
前面说过,汪涵最早是在《幸运》当场务领掌。小道消息说,当年龙丹妮对他有意思,才让他一起策划了《真情对对碰》,并力荐他上台。
1998年一个周五,汪涵唱着《热情的沙漠》蹦上舞台。其实在那之前,台里联欢,汪涵的幽默、机智,已有目共睹。只是缺少一个发光的机会。
2003年,他主持《音乐不断歌友会》,经常模仿张国荣。两年后,张一蓓策划《越策越开心》,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节目里,苏州话、四川话、东北话,湖南本地的长沙话、湘潭话、常德话、邵阳话…汪涵张口就来。同年,《超女》的全国火爆,又让汪涵收获了天南地北的粉丝。
「当年的《越策越开心》」
2004年和2005年,汪涵连续夺得《新周刊》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2006年的"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又以2.4亿品牌价值跻身5强。随后,在《越策越开心》基础上,湖南卫视为他开发出《天天向上》,以他为首打造了"天天兄弟",与隔壁的"快乐家族"交相辉映。
在中国,除了央视,还没有哪个地方台主持,可以像他和何炅一样受到那么巨大的国民级关注,人脉遍布娱乐圈,光芒超过一线明星。
反过来,他俩又给湖南卫视,带去了更多人气、收视,以及粉丝的追随。
这也为日后危机,埋下了伏笔。
09.
自湖南广电"三个锁定"和"快乐中国"战略调整成功后,长达近10年里,湖南台一直占据着地方卫视头把交椅。其他省级卫视,要么赶超无门,要么没有兴趣,自己玩自己的,要么暗中偷学,伺机而动。
想把芒果台撵下榜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他地方台,要做出一档高收视的栏目,不是做不到。难的是从整体收视上超越芒果台。毕竟早在90年代,其他卫视追求"新闻立台"时,湖南台就先以娱乐奠定根基。
后来十年,"娱乐为主、综合资讯"的自我定位,又让湖南广电自内而外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节目制作、人才培养、风格打造方案。
其他台,连门路都还没摸到。
它们大概也没料到,90年代以"东方时空"为首的电视潮,最终败给了"全民娱乐"。历史就是如此戏谑,当年一度令湖南广电摇摇欲坠的"环线事件",最后不但成了帮其转舵的飓风,还间接把它扶上了娱乐王座。
「魏文彬的题字」
近十年间,对很多早期并不把"娱乐"和"年轻受众"视为第一发展目标的其他卫视,看着芒果台的高收视率,只能干瞪眼眼馋,或者找诸如"人文立台""本土文化"之类的说辞安慰自己。但也有一些卫视,在《超女》火爆后意识到走向全国的重要性。卫视间的暗战,自此而起。
最早发起攻势的,是江苏卫视。
2006年,江苏台便聘请一流顾问,做起了战略调整。次年,又派出团队到湖南广电学习。一面理顺内部机制,一面策划新类型节目。
不久,江苏台就做出了《名师高徒》,收视率保持在卫视前三。此前,江苏台还看中国外一个展现家庭纠纷的节目,模仿着做了段时间,收视相当不错。可后来有人去广电告状,节目被以"不允许纠纷,只许和解"为名整改。江苏台干脆把主题也改了,不光讲述家庭故事,还讲述芸芸众生。
这档节目,就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