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腾讯新闻《十三邀》第六季开播。
那个总是处在舆论尖端的知识分子许知远又回来了。
作为国产高分综艺,《十三邀》所谈及的话题一直都能引起观众对自身的追溯与反思。
在过去,许知远对话过很多人,他们的身份有明星、企业家、哲学家、带货主播、争议网红等等。
第六季,许知远再次带着偏见,用独具匠心的角度去讨论这个时代所存在的问题。
" 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偏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蝉主刷了两期,被第一期嘉宾黄灯老师狠狠击中内心,她的眼里带有一种真挚的光,言语中也始终带有温度。
因为黄灯,很多人再一次去追溯自己如今普遍性的失落感到底从何而来,甚至有人从头哭到尾。
" 被工业废水这四个字狠狠击中 "
" 她在这个被社达思想荼毒的时代中重新唤起了一个悲悯的视角 "
" 黄灯涉及了很多重要的话题:留守儿童,教育,成长,大学,写作… "
也许你看完黄灯与许知远的整个对话,你也会像蝉主一样,被里面的故事所触动。
透过黄灯收集的学生作文,看到如今年轻人的生存困境,去反思自己在社会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黄灯,为什么能刷屏?
黄灯,70 后的普通大学教师,也是曾经的下岗女工。
1992 年,她考入岳阳大学文秘专业(大专);1995 年,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某纺织印染厂,但她也是最早一批下岗的女工。
她很想和这个身份认同感极低的家乡一刀两断。
黄灯希望得到尊重。
1999 年,她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2002 年考取了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2018 年,黄灯离开广东金融学院(本科)卸下财经与新媒体学院院长一职,去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做了一名普通教师。
在深职院任教期间,黄灯组织了一个写作工作坊。
她有一堂课,不讲专业,而是专门和学生讨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读书,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
问学生为什么读书的举例很千奇百趣,但也很本真。
对黄灯来说,学生不是符号或学号:
" 老师这份工作,不是面对一些符号和学号,而是面对一个个的人。"
所以上过黄灯的课的学生都觉得很放松,她不会用对错或道德来衡量学生,更多是属于精神上的洗礼与教育。
抛弃掉高中那一套程式化的语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平等沟通。
有网友说黄灯的对话过于敏感。
但蝉主看完黄灯的教育方式,真的只会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
黄灯善于发现学生的故事,也希望能通过悲悯来改变他们,能让学生在大学里真正地成长,而不是只为了混一个文凭。
在黄灯的学生中,有为了要生弟弟而被送走的姐姐;有夹在大家庭中间不被忽视的老四;有考不上北电复读了三年的拆二代;也有村里的留守儿童…
各种故事背景的学生,都被黄灯所发掘。
黄灯是 70 后,那个年代的人普遍都充满自信与张扬。
但现在这样的年轻人已经变少了,包括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欲望也在逐渐降低。
教育产业化以后,教育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学历所带来的红利越来越少,读大学的性价比也越来越低。
换句话说,时代在变化,社会上到处都是大学生,甚至有不少人从一开始就转向考公务员。
好像只有特别优秀在社会才有地位,才有希望,觉得自己不优秀的,早早就把未来置身于打工的社会,为房价、物质而担忧。
二本学生,自嘲 " 工业废水 "?
蝉主曾经在街头上,听到一名母亲对着女儿怒吼:
考不上好大学,不是废物是什么?
但那位母亲不知道的是,一本学生在社会上的占比并不占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