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拍的是战场,场景是冬季,按常理是极致的冷。
但 Sir 从志愿军的言语、动作和神情里,感受到了热血与怒火。
也正应了张艺谋所说的 " 狙击手的故事,最局部反倒是有价值的 "。
战备资源紧缺 + 腾挪场景狭窄 + 天寒地冻 ……
抗美援朝这场宏大的战争,它几乎所有的特点,都完美浓缩在了狙击手的身上。
03
隐
Sir 知道,对于《狙击手》,你会有担心。
首先,大量启用新人演员。
比如陈永胜、刘奕铁,没有多少表演经验。
但有老谋子的调教本领在," 谋男郎 " 这次没掉链子。
再看导演栏——
张艺谋 X 张末。
没错,《狙击手》是合拍。
为了真实展现美军状态,英语更好的张末负责美军部分。
张艺谋则负责戏份更重的志愿军 + 统领全局。
会拉胯吗?
" 谋味 " 淡了,还好看吗?
但其实,张艺谋的隐藏,可能恰恰是电影的需要。
张艺谋的一大特点,就是鲜明的形式感。
尤其色彩。
大多是高亮色,高对比度。
环境、颜色,预示着人物的处境与内心世界。
就连水墨风格的《影》,也是对色彩反向的极致运用。
而《狙击手》呢。
需要的却是不动声色。
看《悬崖之上》,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漫天大雪。
这是充满动感的雪。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紧张的任务,纷乱的时局,飘零的命运。
在一场停不下来的雪中喷发,最后又被掩盖无痕。
《狙击手》还是雪。
但片中没有一秒是在下雪的。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这是静态的雪。
但是更深,更厚。
战场的氛围不像特工那么紧张,却更胶着。
人迹罕至的雪路,于狙击五班,是寸步难行的血路。
同一场雪。
也许还会有两种颜色。
《狙击手》的雪白分了两个层次。
美军的大雪 + 大衣,都洁白无瑕,是亮白。
我军呢?
棉衣,缝缝补补久未清洗的灰。
加上拉枪线找掩体,要在雪地来回滚,是惨白。
白是主题色。
也是背景板,上演的是生命最悲壮的戏剧。
亮亮传递情报时,周遭是亮白的雪,身上是惨白的雪和暗红的血迹。
手上,却是鲜红。
(假装此处有一张精美剧照)
血也分出了不同的颜色。
一种是悲壮惨烈的命运。
一种又是鲜活的,不会被大雪和时间掩盖的热血。
《一秒钟》里,有一句话 Sir 很喜欢。
" 短不过一秒钟,长不过一辈子。"
是在形容电影,可又何尝不是战士们的人生写照。
如果说狙击手还易隐,那这些真藏不住——
内心对胜利的期望,和对 " 家庭 " 的期盼。
随时可能喷涌而出。
胖墩,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
孩子还没名,文化人大永想了几个,他都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