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的 " 眼技 " 让观众惊喜。
同时,大家还把她和黄觉组成了 " 司锅姨 " 组合—— " 司锅姨 ",日文谐音有 " 厉害 " 的意思。
" 锅姨 " 是怎么炼成的
虽然戏份不多,但在刘丹眼中,陶映红这个角色有意思、有空间。
2021 年四五月份,刘丹接触到《开端》这个项目。最开始剧本还未完成,她读的是原著小说,很快沉浸其中,被小说和小说中的人物所吸引。
最吸引她的一个点是 " 循环 "。"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里每天都在不停地’循环’——在自己习惯的程序里,只是我们没有跳出去看这个事情。" 刘丹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种重复变多了后,有可能会从量变变成质变,我觉得这个变化非常有意思 "。
第二个吸引她的,就是陶映红这个角色。" 一个女人的天性中总有柔软、宽容的美好特质,尤其是做了母亲之后,更应懂得生命的可贵,是什么力量让她非完成爆炸不可?" 刘丹的心中充满疑惑。
有了好奇,有了疑惑,就会有探寻的欲望。此后," 理解陶映红 " 便成了刘丹的一大任务。
她翻看各种新闻报道,观察痛失女儿的母亲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看得多了,逐渐对陶映红产生共情,也与角色建立了连接。比如在剧中,女儿出车祸后,陶映红一直在寻找女儿临时下车的原因,其中一种猜测便是 " 在公交车上遭遇性侵 "。
" 生活里这种对女孩的骚扰,我小时候也体验过。但一说出来,就好像是我们自己有什么问题。" 刘丹在接受《时尚先生》采访时说,自己读小学时梳着一个大辫子,后座男生趁她不注意,用剪子把她的辫子下面剪了一撮,有七八厘米长。她站起来报告老师,结果老师特别不高兴,骂了那个男生,但骂他的态度,好像是刘丹做错了——不应该上课举手,打扰了老师上课。
就这样,刘丹一边搜集资料,一边从个人经历中提取记忆,一步步靠近、理解陶映红。
在最开始的设定中,陶映红的戏服是一件蓝色的花衬衣,给人一种 " 神经质的感觉 "。看到戏服后,刘丹总觉得不对。
" 爆炸这一天,不仅是陶映红去见女儿的日子,同时也是其生命的终结。除了母亲之外,她曾是一名化学老师,或许也有过教书育人的理想,在这样一个时刻,她应该会想有尊严、体面地离开。" 在接受采访时,她揭秘说是她和导演、造型师一起商量,让陶映红穿上了一套最能代表她职业身份的西装。
在一次次循环中,陶映红也有一些不自觉的小动作:时不时地抬手看表、紧张的时候会捋一下头发。这些细节,被剧迷们 N 刷后解读为暗示 " 锅姨 " 是引爆人的伏笔,但对刘丹来说,这些动作不是因为自己善于设计,只是找到准确状态后的自然流露。
" 剧抛脸 ",是一种认可
因为 " 锅姨 ",刘丹走红,演技也得到认可。她却说自己是一个 " 笨演员 ":不太上网 " 冲浪 ",甚至曾以为 " 无限流 " 的意思就是 " 流量随便用 "……
刘丹当然不是一个 " 笨演员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很有天赋的演员。
她打小在哈尔滨长大,父亲是一名骨科医生,以至于她少时的理想是成为 " 白衣天使 "。初二那年,也就是 1987 年,她的人生发生转折。电视剧《雪城》在哈尔滨拍摄,有一位演员找刘丹爸爸看病,碰到刘丹,看她机灵,就把她领到剧组,客串了剧中男主角的妹妹。
那个角色戏份不多,但刘丹每场戏都是一条过。" 导演李文岐说,刘丹,你这么厉害啊,真应该当演员,将来考电影学院吧 ",多年后,刘丹回忆起自己 " 演员梦 " 的开启时刻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