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所有返家的未婚青年即将面临——
中国年度催婚、安排相亲大戏。
前段时间,一个热搜更是把飘吓到了。
#22 岁女子回村 1 天被安排 20 场相亲 #。
在婚恋上,女性总是会被催得更急迫。
22 岁适婚,27 岁已经在相亲市场上 " 被剩下 ",30 岁又是一道死线。
女性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从这档 30+ 熟龄青年的恋综里,我竟找到了 " 反催婚 " 的密码。
——《半熟恋人》。
《半熟恋人》和其他恋综相比,乍一看,有一个最特别的地方:
从观察室明星到嘉宾,都必须是 30+ 的熟龄青年,眼瞅着少一岁都不行。
对比过往 20+、还有大学生嘉宾的恋综,这个设定无疑是新鲜的。
甜甜的恋爱不只是 20+ 的特权。
30+ 的 " 大龄 " 单身青年也还可以相信爱情,也可以拥有甜甜的恋爱。
甚至观察室嘉宾薛兆丰对 " 半熟 " 这个概念也略有意见:
" 咋 30 岁就一半了呢?30 岁就不能够还单身吗?"
但现实,20+ 的恋爱和 30+ 的恋爱似乎总有一条分割线。
30+ 的恋爱,总是跟婚姻、家庭绑定在一起。
处于事业上升期,身边的圈子越来越固定,认识新的异性也越来越难。
谈恋爱似乎更着急、谈恋爱的时间成本也更高了,更多是现实之下的理性与分寸。
如其中一位女性嘉宾单身的原因,更是女性中的人间真实。
20+ 的时候,对未知但看似一眼看到头的婚姻和家庭感到恐惧。
尽管东京铁塔上的求婚很美、很让她感动,但她想了很久,还是拒绝了。
从节目初期的切入点来说,《半熟恋人》没有停留在恋综一贯的嗑糖上,而是随处可窥见当代成熟女性的恋爱观和人生态度。
一开始就没有让真人现身,而是让他们先在网上聊三观。
其中成熟姐姐们的态度,总让飘想竖个大拇指。
如节目组问道:" 你觉得现在结婚难,是不是因为女性越来越优秀?"
用一位女性嘉宾的回答来说,就是——
当然了,女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对待男嘉宾的提问,不是旁听侧敲,待时机成熟后再暗搓搓盘问,而是选择直接出击。
" 谈过几次恋爱?为什么分手?最近一次为什么分手?"
好家伙,这三连击比面试技巧还专业。
在网络上更主动更有进攻性的 " 怎么办 " 女嘉宾真人现身后,更让飘惊喜。
现场刘海梳下来的她,看起来更软萌恬静。
但在工作场合上的她,简直气场全开。
出身金融行业的她,在见了所有男嘉宾后,很快就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表格,在电脑上用表格细化男嘉宾的信息。
对应男嘉宾的真实肉身和网聊身份时,她是唯一一个全部猜中的。
头脑清晰清楚,对方的信息了然于心。
第一次约会,不再是等待男方制造氛围、等待男方的进攻。
而是在时机正好时,自然地进行肢体接触。
小姐姐只负责大大方方,只剩下一边害羞的男嘉宾。
继续看下去,30+ 小姐姐的恋爱,跟 20+ 恋综里的状态,其实又没有什么区别。
还是一样各有各的美。
要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
成熟女性更清楚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了,更有进攻性、对感情更加勇敢。
其中带有自己最鲜明特质的,是女嘉宾中的 " 搞笑女 " 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