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女嘉宾出场时或端庄美丽、或气场全开时,罗拉在众人面前不顾任何形象,一路飞奔过来。
" 搞笑女 " 的 style,就是具备随时让整个空间洋溢着欢乐气氛的能力。
有了罗拉,任何场子都不用担心会冷。
毕竟随时 cue 流程,掌控全场,不让场子冷下来,是搞笑女最自觉的义务。
永远都是最精力充沛的状态。
其他女嘉宾一起静静地坐在一边,罗拉一激动起来,随时在整个屋子里表演 " 罗拉快跑 "。
出乎意外的是,和此前每一个人都争着夸赞罗拉的画面形成反差比——
在第一轮挑选心仪对象约会环节,并没有男嘉宾选择罗拉。
王能能说:
" 搞笑女 ",性格比较偏男生,不太会喜欢像男生一样的女生。
罗拉没有被选择以及男嘉宾的这番回应,还是能看到不少大众对女性的固定标准。
现在很多人喜欢调侃," 搞笑女不配有爱情 "。
这种调侃,其实背后隐藏着一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幽默只属于男性的特质,幽默的女性像男性,没有女性特质," 难搞 "。
当男性嘉宾表现得比较主动幽默,弹幕里很多人称 " 好感 up,很有主持人特质,好阳光 ", 但罗拉控场、cue 流程时,有些弹幕却是:
" 浮夸、咋呼、聒噪、戏精、过于主动了吧 ......."
每一位女嘉宾,几乎都被全方位评价过,用的都是常见来形容女性的攻击性词语。
和 " 搞笑女没有爱情 " 相应的,或许就是 " 社恐女没有爱情 " 了。
一位女嘉宾因为上镜有些紧张不够自然比较害羞,几乎什么都还没说都还没做,就被满屏攻击:
" 装 "" 作 "。
即便是打着 " 熟龄都市男女 " 的旗号,恋综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型乌托邦。
彼此进行精神交流,谈彼此的兴趣和三观,没有来自长辈的现实压力,没有现实物质的条条框框。
而在现实的恋爱、相亲环境里。
女性总是会面临更多的所谓" 标准 "和要求,更多让恋爱泡泡一碰即碎的现实压力。
提问——
如果你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自己的事业的未婚女性,在相亲市场上最可能会遇到什么呢?
很有可能是一条条精准打击的羞辱。
Chloe,一名策展人,艺术家。
一大堆的男方的标准里,一般都和 " 年龄 "" 生育能力 "" 贤惠顾家 " 挂钩。
经历过最不可思议的一次约会,是男方希望她 6 点回家烧饭。
RoseZhu,一名博主。
她遇到的来自男性对她的标准,几乎是全方位的。
要聪明、要胸大、要 A4 腰、要黑长直、要白,还要有很好的学历和工作。
最重要的是——
还要回家带娃。
太多标准,太多嘈杂的声音,模糊了女性自己的声音。
对于女性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明明正是认真生活、奋斗事业的年龄,他人总是为自己制定了很多默认的标准,尤其是在婚恋上。
在相亲市场上,她们原本那么一个鲜活、有个性的女性,都仿佛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
可以被凝视可以被物化。
——男主外女主内;
——性格温和、安分;
——最好生两三个小孩。
在标准之下,女性的头上似乎挂着一个社会时钟。
年龄一到,父母突然从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的关心鼓励,变成了好好找个对象、早点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