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良的认知,无疑将清居架到了 " 偶像 " 的位置。
平良迷恋的 " 清居 ",不是具体的人。
更像一个虚幻的符号,是悬挂在天上的星星。
而真实的清居呢?
平良其实并不了解。
初看,清居在这段关系里,好像占尽了优势。
但事实上,他从不是这段单箭头关系里的 " 赢家 "。
平良痴迷他崇拜他,事事以他为先,从不需要他的回应。
看似好处占尽,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但,虽然平良是将清居当作伸手不可及的星光。
可清居自己,却从不这样认为。
他不是一个自恋的人。
所以,从他的角度看到的,是平良满心满眼只有自己。
把自己说过的话奉为圭臬,不敢有一点违背。
再怎么表现出对平良的嫌弃,平良依然不掩饰对自己的赞美与爱。
平时从不招惹是非、老老实实的平良,甚至因他人冒犯自己,就像个维护偶像的狂热粉丝一样为他战斗。
这如何不叫人为之触动。
热烈的感情总是容易动人的。
尤其是当平良的热情,只给了他一人。
而清居本人,也不像表面那样无懈可击。
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
而母亲再婚后,作为重组家庭中的孩子,他又在新家庭中被忽视了。
清居太缺爱了,也太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注视。
因为不想独自一人。
所以不抗拒同学围绕在他身边,组成小团体。
因为电视上的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偶像们总是被粉丝的目光与崇拜包围。
所以也想成为艺人,为了参加偶像选拔,私下努力练习。
因此,平良几乎病态的迷恋,恰恰满足了清居的心理需求。
清居想要成为他人的 " 必需品 "。
也希望有人能全身心陪在他身边,就算发现他不够特别,也不会离他远去。
这导致在平良清居两人的关系里,一旦清居动心了,主导地位就反转了。
真正手握主导权的,反而是平良。
因为清居已经感受过平良给予的,独属于 " 清居 " 这个人的爱意。
无论他是男是女,是艺人还是普通人。
只要他是清居,平良就永远会追随他左右。
其他任何人的倾慕,都远不如平良带给他的感情激烈。
清居是平良的必需品。
平良的爱,也成为了清居的必需品。
而清居爱上平良后,已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平良只把他当成神明去崇拜。
憧憬永远是最遥远的距离。
他想从平良身上得到的,是更为具体的、祛魅的、落地的爱。
他不再只想当平良仰望的对象。
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想要与喜欢的人拥抱亲吻。
而不是被恋人供在神坛上,当一个完美无缺的符号。
《美丽的他》用短短 6 集的内容,刻画了一段关系的 " 祛魅 "。
当然,它漫改的特点也很明显——
蝉声围绕的炎热夏日,河边绿道骑自行车的少年。
有微凉的风迎面扑来,背后载着满心满腔念着的人。
与细腻的心理描写相契合的慢镜,多少带着点中二的好笑。
平良初见清居时,无法自持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