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演时面对的观众,大多都是连剧场都没进过的老人和孩子,无论他演成什么样,台下都是掌声轰鸣。再加上同一个小品,演了一遍又一遍,章宇就烦了。
章宇曾跟搭档说,"要不咱下次演的时候,在某个地方做个小调整?"
搭档一开始还耐心劝章宇,说每次观众都不一样,你就是改了他们也不知道,也看不懂。后来干脆就劝章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这样本本分分拿工资,不好吗?
"可这样真的好吗?"章宇无数次问过自己。
当时唯一能让章宇留在团里的理由,是导演樊小锁。
章宇经常跟樊小锁探讨各种表演与拍摄技巧。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讨论文学、电影、以及各种不切实际的梦,说完之后互相看一眼对方,然后哈哈大笑。
可突然有一天,这个理由没了。
导演樊小锁被调离话剧团,章宇知道,到了自己该走的时候了。
可他似乎还需要有人最后推他一把,直到他看到自己七年前的日记,只有一句话:
"2008年,我应该在北京。"
看到这句话,章宇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他写了一封辞职信:
"由于本人对艺术事业的狂热追求和对艺术实践的极度渴望,以及自身的生存现状,经思忖,决定去北京一边挣钱,一边学习。特此向团部申请辞职。"
不过这封信并没有真的寄出去。后来章宇是被团里登报开除的。
四、
或许最初,章宇想着如果北上不顺利,还可以回来。可当他到了北京之后,他就知道自己不会再回去了。
北漂期间,章宇窝在北四环的一个合租房里。最难的时候,身上只有20块钱,每天只能吃挂面。
有一次,章宇突然特别想吃奥利奥。他看着小卖部的奥利奥,摸了摸自己的兜。
过了两分钟,他掏钱买了一包奥利奥,一口气吃完,差点儿没噎死。
可即便这样,章宇却依然觉得很快乐。因为在这里,他不用去应付那些人情世故,他可以看想看的书,听想听的音乐。
那段时间,章宇看了大量书籍。他最喜欢的作家是海明威,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海明威的《死在午后》。
章宇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主角,是主演电影《晓亮》。
虽然那部片子投资很少、规模很小,但章宇却依然很兴奋。
他很珍视这次机会,也做了很多准备,可机器一开的时候,他却不会演了。
因为在话剧团里,章宇的表演和情绪都是连续的、完整的。可拍电影不会按照时间线来拍,都是零碎、单个片段,只会表演连续情绪的章宇,彻底不会演了。
为了解决问题,章宇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选了一种最蠢最笨、却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不知道角色怎么演,索性就成为他。"
章宇虽然找到了表演方式,但他机会并不多。在北漂的大部分时间里,章宇都是在跑龙套、做幕后。
直到有一天,冯小刚找到了他。
五、
冯小刚筹拍《唐山大地震》时,找到章宇,想让他出演一名只有一句台词的战士。
能出演冯小刚的电影,对当时的章宇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为了更贴合角色,章宇不仅看了原著小说《余震》,还看了不少纪实文学和当时的新闻报道。
可看完之后,章宇觉得心里还是没底。于是他又翻出来一堆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仔细揣摩那个年代的人物特点。
在准备了两个月后,章宇终于有把握讲好那一句台词了。
可是,当他信心满满地站在冯小刚面前时,冯小刚拍了拍他的背说:"咱们下次。"
原定的戏份,删了。
像这样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情,章宇那几年经常碰到。